中医药服务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有效组成部分,城市社区和县、乡、镇、村是中医药扎根的土壤。千百年来,中医药在维护百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具备的“简、便、效”特性又让众多百姓受益。全面振兴中医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中西并重的新型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充分发挥集成优势和比较优势,是为人民健康造福。
目前,国家层面已经明确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方针*策。在发展中医药事业上,济南优势得天独厚,同时又在脚踏实地为百姓做实事。持续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启动先行先试示范区创建,引导各区县在提升服务能力、深化改革、优化人才环境、提升科研水平、做强产业、打造品牌等方面创新探索,放大本地优势,实现均衡发展。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强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持续深化中医药传承创新。
还将进一步完善中医适宜技术。广泛开展针刺、灸类、推拿、刮痧、拔罐、敷熨、熏洗等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建设“中医角”,开展至少4类中医药适宜技术,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针对部分病症,相比昂贵、高额的手术费用,以及无法根治的疾病,一根针,一把艾草,就能缓解患者的病痛。同时,健康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是社区百姓能够得到实惠的中医药服务。因此,积极遴选和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是中医药走进社区和学科发展的有效战略举措。提高其含金量,让社区百姓能够得到实惠的中医药服务就是中医药学科发展的有力保证。
加强中医经典传承,促进中医理论创新
具体包括,加快实现中医古今医案和文献资料的数据化,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古今名医名家的医案和古今文献进行收集和归纳,探寻中医药学术规律,创新发展中医药学术理论。
发展和应用好经典名方,以辨证论治的思维进行研究实践。
加强中医经典理论传承,深入挖掘中医原创思维,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
深入开展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实现名老中医治疗疑难病临证经验的数据化,建立“病-证-法-方-药”数据库,深入开展中医经典传承研究。
加强前沿技术引入消化,促进中医药关键技术创新
加强中医原创思维与西医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相融合,用现代科学技术挖掘中医药精髓,推动中医药产出原创性、突破性成果。
加强前沿技术的引入消化,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等多学科前沿技术开展重大疾病的关键技术研究,切实提高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临床疗效与服务能力。
加强中医辨证论治与基因组、蛋白组组等多组学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结合发展,形成中医精准医学发展模式。
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研发,促进中医药在健康应用中创新
深入挖掘整理中医药原创适宜技术和方法,做出标准规范,加强宣传推广。
大力发掘中医药治未病、慢性病管理、康复、养生保健类适宜技术,由权威部门定期组织专家遴选新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进行安全性评价,加以推广和应用。
加强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病、慢性病的适宜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
培训有效人才,继承中医药文化传统
中医药适宜技术师资培训,提供专业化、标准化师资培训服务,旨在定向培养高端培训人员,更好为各阶层学员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服务。
师者作为教育学员的先行者,本身的学识能力水平以及教育培训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员的学习效果及学习观念。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对于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全面推广与应用起到关键性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