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北京市中医药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下称草案),其中第36条和第54条引起热议。
对比年6月22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的《北京市发展中医条例》发现,《北京市发展中医条例》在法律责任部分主要针对中医医疗机构或个人的资质、广告宣传以及经费使用等作出规定,而第36条和第54条则属于新增加内容。
第36条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对中医药作虚假、夸大宣传;不得冒用中医药名义牟取不正当利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任何方式或行为诋毁、污蔑中医药。
第54条称,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诋毁、污蔑中医药,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西医争议本就敏感,上述草案一出舆论哗然,为何是北京市出台这样的条例?何谓诋毁和污蔑?中医药是否该得到这样的特别保护?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何谓诋毁和污蔑
诋毁一说最早见于全国人大代表、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他在年两会期间做客“新华网全国两会特别访谈”时称,不懂中医药的人诋毁、抨击中医药,让人非常痛心。
按照词典定义,诋毁意为恶意毁谤、破坏,而污蔑意为歪曲事实,造谣诽谤,败坏他人的名誉。
立方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春晅告诉DeepTech,“诋毁”“污蔑”一般针对人格权或名誉权受到侵害的自然人或法人,而中医药可能无法作为自然人或法人而拥有名誉权和人格权,那么该条例这方面规定的基础就不存在。
即使是法人,也要明确定义诋毁和污蔑。究竟什么言行属于诋毁,什么言行属于污蔑,需要有明确定义。比如说,某人在家里或家人群发几句牢骚算不算诋毁和污蔑?又比如,学术争论是否会属于诋毁和污蔑?
诋毁和污蔑有着较为明显的感情倾向,有可能打压学术探讨的空间。曾担任全国*协委员的前辽宁省糖尿病治疗中心院长冯世良对DeepTech表示,情绪不应该成为条例和法规。有些中药含有重金属,含有对肾脏损伤的成分,这些研究和陈述不应该被称为诋毁。
法律上有许多可参照的规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第19条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李春晅指出,这里就穷尽了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来界定“侮辱”国旗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