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少林禅医
TUhjnbcbe - 2022/12/1 21:42:00
安徽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什么是少林禅医?

少林禅医,起源于少林寺,形成于少林寺。

少林禅医是在印度医学文化和中国医学文化的基础上经一千多年实践融合后形成的医学流派。

少林禅医一道,与中华传统医学相仿,以气血学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为基础理论。突出以“禅定”为基础法门,运用“气化”、“导引”、“点摩”等基础手法进行诊断、治疗、调养。

少林禅医的养生方式表现为:以功法为导、以医药为用、以禅修为髓,以提升生命力为归,其主要作用在于激活潜能,锻炼脏腑,改造体质。

编辑

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字(可选)

少林禅医的起源

现今流传下的很多小说,都在文中对于少林医术进行描述:江湖中人,身负重伤,身患重病,落难于少林,少林高僧妙手回春,不仅解救病人于危难之中,并且让他习得少林绝学,成为武林高手,以往总觉得是雾里观花,不知然否,如何看来,少林医术,绝非空穴来风,确是有因而成。

少林医学的产生渊源众多。

其一,佛教在传入中国后,不仅仅包含着佛法知识,还有佛教中的医学理论知识。少林僧众在研习佛法的同时,亦对随之而来的医学知识不断地加以学习、验证和应用。

其二,禅宗弟子常常求于在禅定中反观自我,既是精神上的反观,亦是肌体上的反观。少林弟子在承袭禅宗一派禅定打坐、开智生慧的同时,由于长期坐定,亦随之带来了一些身体器官的损害和病变,这就使得少林僧众在修禅坐定的同时,研习医理,对自我进行调护。

其三,唐末五代以来,多有战乱,少林寺僧不断受到侵扰影响,且乡间地痞亦寻衅滋事,寺僧亦会受到骚扰。于是习武强身、御侮护法势在必行,此间僧人难免会受损伤,治病救人、调息疗养之医术应运而生。

其四,中华传统医学博大精深,由神农尝百草而知医理,李时珍采百草而著《本草纲目》,中草药于传统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少林一带山清水秀,尽得采摘各味草药之便。古代中医学名著如《*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伤寒杂病论》等都是集大成者,为后世医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其五,禅宗子弟常求于禅定中反观自我,既是在精神上对自我的反观,亦是从肌体上的反观,于入定中考察人体经络气血原理,以求天人合一,忘我无我。

其六,历代武僧习武,如要达上乘武功,须知人体脏腑血脉之理,如此为通医道奠定了基础。

少林医学正是在此诸多背景下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华传统医学中的独特一支。

少林禅医的特色

禅医对于患者病症的诊断和把握,和传统中医诊断方法一样,采用望、闻、问、切的方法。

望诊,即用眼睛观察患者的身、色、形、态和舌象的异常变化,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部位。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听患者的语音,呼吸、咳嗽、肠鸣等,嗅患者所发出的各种气味;

问诊,询问患者或者陪诊人,了解病情及疾病有关的情况。

切诊,医生运用手指对患者体表进行触、摸、按压,从面获得辨证资料。

其中,禅医主要重视的是听和嗅,听主要是听患者说话直嗓音底气,呼吸喘气之轻重,从而得知脏腑之气;嗅主要是指在一定距离内嗅患者之体气的清浊,知患者脾胃之气,从而察气机而知病理,诊断患者病症之所在。

但有些病症单凭望、闻、问、切之一即可做出诊断,有些亦需“四诊合参”作出诊断。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特点、居住环境、生活习惯都有所不同,病因病症也各有特点,必须因人、因病、因时、因地采取相适宜的治疗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人是躯体和精神的统一,躯体健康则神清气爽,反而精神郁闷,必然导致躯体成病。

少林禅医,拥有着多彩多姿的气功健身疗疾诸般功法,历代高僧珍藏秘传之丰富验方,结合超绝凡俗的武技功夫,或养生延寿,或济世救人,成就无量功德。

少林禅医养生,传承少林精神,弘扬少林禅医文化!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少林禅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