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2月1日电(许舜达、吴璠)70多岁的丁光明老师傅双手紧握药匾,依靠臂力来回旋转,细粉在匾中旋转翻滚。他不时放下药匾,用沾上水的筅帚将竹匾底部润湿……日前,在年胡庆余堂中药文化节启幕仪式上,传统手工制药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着50余年制药经验的老药工丁光明,向大家展示了传统的手工泛丸工艺。
胡庆余堂有“江南药王”之称,由“红顶商人”胡雪岩自清同治十三年(年)创立至今,不仅是继承、保护、发展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精粹的中华老字号,也早已成为杭州人文历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自年胡庆余堂中药文化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每年入冬,胡庆余堂都会如期举办中药文化节,展示传统中医药技艺,科普健康养生知识。
“这个不是真的野山参,而是移山参。”杨仲英端详着一只精美包装盒里的“野山参”,正在鉴定真伪。旁人看来外形十分相似的参茸品类,在这位国家级参茸高级鉴定师眼中,“是真是假”“精品或是劣品”清晰可辨。
成立年来,胡庆余堂以经营参茸商品和优质中药饮片声名远扬。其中,参茸鉴定技术通过老药工们代代相传。目前,以全国参茸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研究员、国家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杨仲英为首,胡庆余堂“老中青”三代参茸鉴定专家队伍先后起草、制定了10余项国家标准,闻名业内。
在那中药柜门的开合之间、传统杆秤的丈量之间、牛皮纸包裹中草药的折叠之间,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在多年里绵延不绝、代代相传。
历经时代洗礼,始建于清代的胡庆余堂依然人来人往,忙碌的员工们恪守着胡雪岩留下的“戒欺”“真不二价”店训,为前来寻药问诊的顾客服务。如今,胡庆余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除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保护、宣传推广,活动当天胡庆余堂还联合浙江省血液中心共同启动爱心献血周活动,在杭州18个献血点同时展开爱心献血,以弘扬推广“医者仁心、献血救人”的志愿服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