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导读:中医知识博大精深,对于初学者,想要掌握基础、诊断、中药、方剂里成百上千的知识点,无疑是一件难事。那么面对这么多知识点,我们该如何学、怎么学才能轻松掌握呢?一起看一下王蓄之老师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吧~
我们知道,学中医的时候,从基础课程入手,是一条比较靠谱的路。问题是,当我们已经开始学习之后会发现,中医学博大精深。每一门课程里,都有几百个知识点。这么复杂,学起来难不说,学完了也容易忘。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把这些知识点,串在一起?让学习能轻松一点呢?
有的。如果说中医学的知识,像一粒粒宝贵的珍珠,那么,诊断里的断法,或者说辨证,就是能把这些珍珠给串起来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
断法,要做的是,根据望闻问切得到的信息,对患者的情况作出判断。其中,最重要的判断有两点:一是病位在哪?就是说,到底是哪生病了?二是病性是什么。就是要回答,这是一个虚的病,还是一个实的病?如果是虚的话,到底是气虚还是血虚?阴虚还是阳虚?如果是实的话,到底是风还是寒?是食积还是有痰?而这两点,断病位和断病性,实际上,就是可以串联起整个中医学知识体系的最重要的两条主线。
1、断病位
中医讲病位,核心是在讲五脏。面对临床上千奇百怪的各种病症,中医通常会把他们的病位,都归结到五脏里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脏上。比如说,有些小朋友,反反复复感冒,往往是肺脏和脾脏有问题;而长期大便不成型的朋友,一般来说是脾和肾都不太好。为什么中医会这么想?为什么全要追究到五脏?因为在一个中医的眼里,五脏是负责我们生命活动,最关键的五个核心器官。
有多关键呀?我们不妨简单的看一下这五个脏。
首先是心。我们的生命,离不开精神来指导方向;一个人要是没了精神,你想想,他就不会思考,没有感情,就变成植物了。而神在哪?神就藏在我们的心里。所以,心是一个人的灵*所在,你说重要不重要。
接下来,人生活在天地之间,随时需要和天地交换物质,交换信息。我们每天呼吸,都是在从天那里获得清气,再把人体的浊气排到天里面去,这就离不开肺脏了。另外,我们每天还需要吃饭、喝水,这些饮食物,都是大地所藏的精华。而我们把这些精华吃到肚子里,再把那些糟粕给排出来,就需要运化,需要脾胃。
我们发现,有了上面的心、肺、脾胃之后,神就可以安放下来,同时可以和天地之气相互沟通,这日子就能过起来了。不过,生活中,总难免出现一些状况,今天吃多了,明天生气了,后天给累坏了。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容易导致一个共同的结果,就是气血的运行,不那么通畅了。
那怎么办?这时候就需要肝脏出手,来疏解压力,疏通气血。最后,任何物种要延续,都离不开繁衍生育。这个关乎千秋万代的重任,就落在肾脏的身上了。所以说,有了这五脏,我们的生命就可以生长壮大,生生不息了。五脏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实际上,中医对五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