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2/6/5 16:16:00
中医学的起源,自医巫分家,在神农时代,即出现医经和经方两大理论体系。至汉代两大理论体系都发展到一定水平。《汉书·艺文志》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这一记载,明确了医经和经方的定义和理论特点,即:医经,是以脏腑经络、阴阳为主要理论,汉后加入五行六气,形成时方,又称岐*、哲学医。经方,是以八纲为主要理论,至东汉形成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又称农尹、汤液、仲景医学。胡希恕谓:“循孔穴以行针刺,因有经络脏腑的学说;依证候而用方药,遂有辨证施治的法则,治术的所本不同,故其流别亦自各异也。前者详于《*帝内经》,后者载于《伊尹汤液》。”他认为由于治术的不同,自然形成不同的理论体系。由于历史种种原因,本来有史为鉴的两大理论体系,却被误读而变得含糊不清,导致“中医只有医经一个理论体系”的观点产生。一、经方是原创思维理论体系通过从《伤寒论》内容和《伤寒论》理论来源考证大量资料,可得出经方是原创思维理论体系的概念。(一)、《伤寒论》内容来源
年杨绍伊出版《伊尹汤液经》一书,考证了《伤寒论》的传承及内容情况,并指出张仲景整理了流传于东汉的经方著作,即《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汤液经法》,整理后其书为《论广汤液》。此史实记载于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有力证明《伤寒论》主要内容来自《汤液经》,而不是《内经》。
可惜的是,整理成书后未能在业内人士中流传,原因是“《汤液经》为方技家言,不通行民间。惟《汤液经》家授受相承,非执业此经者,不能得有其书;医师而异派者,无从得睹其书。汉世岐*家言最盛,汤液经学最微,以是传者盖寡。”后来,王叔和发现并整理了仲景书,经方的主要内容得以传承。但是,王叔和以医经理论注释仲景书,并将书名改为《伤寒论》。又有成无己用《内经》注解《伤寒论》。所以,才产生后世误认为《伤寒论》理论属医经理论体系。(二)、《伤寒论》理论来源
长期以来,不少注家误认为:《伤寒论》属于《内经》为主的理论体系,张仲景据《内经》撰成了《伤寒论》。这一错误认识与《伤寒论》序有很大关系,如文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23字,杨绍伊等考证此为后人所加。胡希恕年称赞了这一考证:“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只以仲景序言中有撰用《素问》《九卷》,遂使注家大多走向附会《内经》的迷途,影响后来甚大。其实细按其序文,绝非出自一人手笔,历来识者亦多疑是晋人作伪,近世杨绍伊辨之尤精。”
章太炎说:“《伤寒论》的六经不同于《内经》之十二经脉之含义……王叔和对《伤寒论》传经,强引《内经》一日传一经,误也。因仲景并无是言。”日本德川中世时代伤寒著名学者山田正珍谓:“盖《伤寒》以六经言之,古来医家相传之说……仲景氏亦不得已而袭用其旧名,实则非经络之谓也。”。岳美中指出:“《伤寒论》所论六经与《内经》迥异,强合一起只会越讲越糊涂,于读书临证毫无益处。”这些精辟论述来源于许多考证和临床实践。胡希恕曾指出:“对经络发病的反对不是从我开始,徐灵胎就说过……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的三阳,和太阴、少阴、厥阴的三阴而言,《伤寒论》虽称之为病,其实即是证,而且来自八纲。”诸多考证,确证凿凿,经方的理论不是来自《内经》,而是来自原创思维理论体系。经方的起源,当追溯于上古神农时代,我们的先民们,用八纲认识疾病和药物。起初用单味药治病,后来发展为复方,随着经验的积累,最终形成六经辨证。《伤寒论》的六经是依据八纲理论产生的,而不是《内经》的经络脏腑理论。二、经方与《内经》的伤寒概念迥异伤寒两字在《内经》和《伤寒论》皆多次出现,仔细阅读并结合临床,不难发现,此概念在两书中根本不同。《伤寒论》全书中“伤寒”共出现于97次,是外邪与人体正气相争出现的症状反应,不是仅指感受寒邪。王叔和、成无己注释“伤寒”为“伤于寒”,显然用的是医经概念。《内经》的伤寒,是病因病名,如《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由于后世医家对两大理论体系中“伤寒”概念的混淆,后世注家及作序者,认为《伤寒论》成书是因当时发生伤寒病,而促使张仲景挂冠为民,渴而掘井,斗而铸锥,仓促而蹴写成《伤寒论》。这明显远离历史事实和经方发展史。
前已考证《伤寒论》序不是张仲景所写,序曰“余宗族素多,向馀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其中“伤寒”二字很明显是急性热病的伤寒,是医经的伤寒概念,而不是仲景书中所称伤寒。仲景书中所称伤寒,是《伤寒论》第3条所述在表的阳证。经方医学认为,人体患病呈现表阳证时,是绝不会致人死,而序却说死于伤寒十居其七,可见写序者与写书者不是一个人。再看王叔和、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前3条,把中风释为“中于风”,把伤寒释为“伤于寒”,完全是以《内经》的理论注释仲景书,造成误读。认清仲景书的伤寒与《内经》的伤寒不同,意义非常重要,这是个基本的常识,如同中医的伤寒与西医的伤寒、中医的脾与西医的脾概念不同一样,是两个理论体系的概念。三、寒温之争是因未认清中医有两大理论体系自王叔和把仲景书改名为《伤寒论》后,医界便误认为伤寒为外感热病之总称,误认为《伤寒论》是论治外感热病专著,直至宋代,中医治疗热病皆遵仲景之法。金代刘完素依《内经》热病之说,认为“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作寒医”,并提出“六气火化”说,认为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但明代医家王履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他在《医经溯洄集·伤寒温病热病说》指出:“夫惟世以温病、热病混称伤寒,故每执寒字以求浮紧之脉,以用温热之药。若此者,因名乱实,而戕人之生,名其可不正乎?”此后又经过许多争鸣,一些人认为,不能以伤寒统称温热,明代张凤逵撰《伤暑全书》、吴又可撰《温疫论》、清代叶桂发表《温热论》、吴瑭著《温病条辨》,皆根据《内经》的理论论述温病,提出:《伤寒论》专为伤寒而设,此仅为六气中之一气,其余五气概未论及,故以伤寒之法疗六气之疴是指鹿为马,殆试而辄困,因倡三焦和卫气营血辨证,形成温病学派。但陆九芝于《世补斋医书·伤寒论阳明病释》提出:“温热病即伤寒之阳明病”“证在《伤寒论》中,方亦不出《伤寒论》外”,大呼“废《伤寒论》则六经失传,废六经则百病失传”,形成伤寒与温病的对立局面,亦即形成了伤寒和温病两派学术之争。仲景书与《内经》的“伤寒”概念不同,从而认识到经方医学是原创思维理论体系,是治疗临床常见病,包括急性病、热性病、慢性病、寒性病、外感病、内伤杂病等的经验总结,不只是治疗外感热病的专著。明了两大理论体系的不同,才能够正确对待寒温之争。四、中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观点曾被多次提及胡希恕经常引用《内经》中的有关内容,来解释相关《伤寒论》条文、方证,如引用《素问·评热病论》有关阴阳交的内容,解释桂枝汤方证的病因病机;引用《素问·脏气法时论》解释少阴病的治则等。两大医学体系有相同、相通的内容,但也有不同的理论。中医古今存在两大理论体系,医经、经方两大理论体系都是中医瑰宝,我们要破除误读的传统,才能更加深刻的领会《伤寒论》和《内经》的奥妙。五、中医的两大理论体系:医经理论体系和经方理论体系。《汉书·艺文志》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这一记载,明确了医经和经方的定义和理论特点,即:医经,是以脏腑经络、阴阳为主要理论,汉后加入五行六气,形成时方,又称岐*、哲学医经方,是以八纲为主要理论,至东汉形成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又称农尹、汤液、仲景医学。(一)、医经理论体系以研究古代医学的基础理论为主,古代记载的医经有七家,但是仅有《*帝内经》流传下来,《*帝内经》吸收了秦汉以前的天文、历法、气象、数学、生物、地理等多种学科的重要成果,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系统地阐述了生理、病理、·经络、解剖、诊断、治疗、预防等问题,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和理论源泉。对《*帝内经》的研究也就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医经学派的著名人物和代表作品有扁鹊和《难经》、华佗和《中藏经》、皇甫谧和《针灸甲乙经》、全元起和《内经训解》、杨上善和《太素》、王冰和《素问注释》、吴琨和《素问吴注》、张介宾和《类经》等。(二)、经方理论体系“经方”即经验方,宋代以后因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被尊为经典著作,所以“经方”就用来专指《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经典方”。经方学派明清最盛,代表人物有方有执、柯琴、徐大椿、喻嘉言、张锡驹等。主要典籍: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古今录验》、《近效方》、《崔氏方》、葛洪《肘后方》、孙思邈《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一、中医的八大流派(一)、伤寒学派:创立于东汉之际。汉代医家将理论与方药熔于一炉,著《伤寒论》,奠定了学辨证论治的基础,专门探讨伤寒杂病的诊疗规律。其书被奉为经典,其人被尊为医圣。从晋唐至宋元明清,研究者如云,历代不衰,各展所长,形成了时间最长,医家众多,影响最大,学术昌盛的伤寒学派。(二)、寒凉学派:又称河间派,金元大家刘完素主攻火热病机,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说,创“火热论”,“五志过极皆能生火”,用药多用寒凉,火热在表,治以辛凉甘寒,火热在里,则用承气诸方,表里俱热,用防风通圣、凉膈以两解之,所以被称为“寒凉派”。他不仅对中医病机理论的提高有很大贡献,并对后世创立温病学说大有启迪。因刘氏家住河间,又称河间学派。(三)、易水学派:金代医家张元素,河北易水人,在《内经》、《难经》的启示下,以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的论点来分析疾病的发生与演变,归纳用药,执简驭繁,创立了“脏腑病机学说”,对后世医家颇有影响。(四)、攻邪学派:金元大家张从正,强调“病由邪生,攻邪已(治愈)病”,认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主张“邪去则正安”,治疗应以驱邪主,善用吐汗下三法,偏重攻法,反对滥用补法。从一个侧面深化了中医治则理论,并丰富了临床经验。(五)、补土学派:又称温补学派,金元大家李杲认为“人以胃气为本”,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内伤学说,治疗重在升补脾阳,独重后天脾胃,创立“脾胃论”,长于温补之法。(六)、滋阴学派:金元大家朱丹溪受到刘完素“火热论”的影响,又接受李杲“内伤论”的观点,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新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因此被称为“养阴派”。(七)、温补学派:明代薛已、张介宾、赵献可、孙一奎、李中梓诸医家重视命门水火的研究。探讨脏腑病机逐渐侧重于虚损病证,形成了善用温补的特点。充实发展了命门学说,使有所突破。(八)、温病学派:明代末年,温疫流行,用伤寒治法无效,以明代吴又可为开创,清代叶天士、吴瑭为中坚,对外感热病的治疗规律进行了大胆探索,提出了温疫病机和温病学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吴又可创立了传染病病因学的“戾气学说”的新概念,提出了治疗传染病的较完整的学术见解,著成《温疫论》,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叶天士《温热论》,首创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王孟英《温热经纬》“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这些温病学家大胆地突破了“温病不越伤寒”的传统观念,创立了以Ⅱ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温病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使温病学在证因脉治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分享中医知识;辨证与论治的平台。爱好中医的朋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