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也叫发烧。目前人们普遍害怕,一种吓人的说法就是把头脑烧坏了。特别是小孩子发热,大人就更害怕。目前主流医学多认为发热就是热证,治疗的方法是:西药用的退烧药,消炎药。中药用的多是清热解*药。我们去药店就能看到,只要是感冒发烧,多是用清热解*退烧药,消炎药,甚至综合使用,医院也差不多一样。但这样的治疗有没有问题呢?我们来学习一下关于发热的不同症状,不同的治疗方法,就能体会到了。我根据中医书几千年的总结,以及我的临床经验,把发热分了几类来分析:风寒发热,风热发热,食积发热,元阳外越发热,阴虚发热,小儿发热,温病发热(包括疫病),湿温发热,疟病发热。
风寒发热
头痛,项强,发热,恶寒,鼻流清涕,口不渴,脉浮,或身疼,身重,都属外感发热。有汗用桂枝汤,无汗则麻*汤。
少阴经发热
发热,身疼,恶寒,脉沉,口不渴者,是寒邪入于少阴。应用麻*附子细辛汤。
风热发热
发热身疼,不恶寒,舌*而饮冷者,是热伤于里,若汗多,口渴,喝水多,用白虎汤加桂枝、葛根;若不出汗,则应解表清里,用麻杏石甘汤。
食积发热
发热而身不疼,饱闷吞酸,打嗝倒气,是内伤于食,用平胃散加消食行气之药。
元阳外越发热
平时就阳气不足,无故身大热,舌青,欲饮极热之人,是肾中元阳外越,亦有口不渴者,都是一样。要用吴萸四逆汤。
脚底发热
有的人大病以后出现:中午以后,脚底就开始发热,发肿,疼痛,脚上皮肤的颜色正常,也不发红,也没有其他不舒服;到了第二天天亮时,脚也不热,不肿,不痛了;每天就这样反反复复。还有的人,只要遇到天气变凉,或下雨,或阴天,脚底痛,肿,发热就加重。这种情况都是阳气发越于脚下,应该用回阳收纳之法。用回阳饮(人参,炮附子,干姜,甘草)加砂仁,补骨脂、益智仁、骨碎补等,或者用白通汤之类的药。
两脚大烧,脚热
生病很久病,以及平常就阳虚不足的人出现:或夜里睡觉,或下午以后,就两脚大热,想踩到石头上,或在热水中泡一阵才舒服,可是人却困倦没有精神。这就是人体元阳发越于外,不能潜藏,有亡阳的危险,应该马上回阳收纳,用潜阳丹,或参附龙牡汤一类。切不可妄说是阴虚,而用滋阴之药,或用西药的激素。
两手肿热,手热
还有一种长期阳虚不足的人,忽然两手肿大得很厉害,但只微微的痛,一点点发红,夜间、午后便烧热难忍。这就是阴盛逼阳外出,从手脱出来,应该急用回阳收纳之法。临床常用桂枝龙骨牡蛎汤重加附子,效果显著。
对于此等症候,无论夜间、午后发烧热,或面赤,或唇赤,脉空,只要出现要喝很热的水,一点不敢喝冷的,人也没有精神,一派阴寒之证,都可以用白通汤加减治疗。
身热无神
久病与平时阳虚的人,或偶尔劳心,想的事情太多,忽然出现全身大热,但身体不疼,也没有其他难受,只是人困倦没有精神,不口渴,也不想吃饭。这都是元阳不能收固,阳气发于体表,导致的发热。也应该用回阳收纳的方法。治疗要用潜阳丹,四逆汤加砂仁,补骨脂等。若以为发热,就按照外感的方法治疗,吃退烧药或吃发汗的中药,那就容易造成阳脱的生命危险。很多的医生可能都不能识别这样的病症。
大吐身热
《内经》云:吐则亡阳。吐属太阴脾土,大吐的人,多是因为中宫脾胃或寒或热,或饮食阻滞。若呕吐完以后,出现周身大热,而没有头痛项强,恶寒发热等三阳表证。这就是脾胃的元阳之气发越于外,应该马上用甘草干姜汤加砂仁收纳中宫元气,千万不可用藿香正气散等发散的中药去治疗。
大泄身热
久病与平时阳虚的人,忽然大泄,也就是拉肚子拉得很厉害,然后出现周身大热,这就是阳脱的证候。大热的原因是阳气将从体而脱。大泄是因为体内元阴从下而脱。应该马上温中收纳为。切记,不可以一看见身热,便认为是外感;一看见大泄,便认为是食积。若用解表、消导、利水这些治疗方法,可能马上就有生命危险。
午后身热
《内经》云:阴虚生内热。是指邪气旺而血衰,并非专指午后、夜间发热为阴虚发热。我们现在很多人没有明白阴阳盈缩的道理,一看见午后、夜间发热,便认为是阴虚,然后就说应该滋阴。他们以为午后属阴,即为阴虚。但他们不知道午后、夜间正是阴气旺盛的时候,而不是阴虚的时候。即使病人有发热,多属阴盛隔阳于外,阳气不得潜藏、阳浮于外,所以出现身热。为什么呢?人体内的真气从子时一阳发动,历丑寅卯辰已,阳气旺极,至午未申酉戌亥,阳衰而向内潜藏。现在是因为阴气太盛隔拒阳气,不得内收,所以出现发热。这种阴阳盛衰,元气出入的规律,做为医生,不可以不知道啊!
阴虚发热
头脑独发热,心烦热,小便短赤,咽干者,是元阴不足于心,心热移于小肠,小肠热传于肾,肾热上传于脑,治宜导赤散。
吐血身热
凡是吐血的人,大多是阳气衰弱了,不能收摄住阴血。人在呕吐的时候,气机是向外发散的,人体的元气也随气机向外发散,所以出现身热,这个时候应该马上回阳收纳。切记不可以一看见吐血,就认为是火,是血热,就用清热凉血的药来治疗。当然要我们前面辨属阳虚还是阴虚的方法分清楚才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