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静之兄第篇原创,累计原创万字
你看过很多中医文章,也听过不少中医讲座,觉得很有道理,但真生病了,第一时间还是会选择西医。
你逢人便说中医好,但别人一反对,自己心里也犯嘀咕,不确定中医到底有没有用。
......
为什么会如此“分裂”?
说到底,还是没有对中医升起强烈的信心。
但这不是你的错。
有这样的困惑很正常。
中医治病,一靠好药材,二靠好医生。
现在的中药,很多是在大棚里用化肥快速催长的,与以前天然采摘的中药相比,质量下降,药效自然大打折扣。
其次,自新文化运动起,传统中医已经断层了年,现在的中医,大部分是按西医思维培养出来的,与传统中医有较大差距,以至于好中医难找。
药不行,医生也良莠不齐,加上一些利益集团心怀叵测的放大负面新闻,中医自然就“没用”起来了。
然而,中医之所以“没用”,更可能是因为对中医的错误认知。
我们习惯狭隘的认为“汤药治病是中医的全部”,以至丢掉了中医的精粹,致使疗效大打折扣。
中医认为,疾病是一个人过去不良生活方式和心理习惯的自然结果,是病人必须承受的因果。治病,治标不如治本。
而且,一个人倘若到了汤药治病的阶段,说明他已经错失了自我疗愈的良机,到了不得不依靠外界干预的险境。在中医看来,这实在不是一种最智慧的治疗手段。
因此,中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治未病”上——调整生活方式,改变心理习惯,扶养正气。
疾病是身体给出的信号,它提醒你,生活方式有问题了,要尽快调整。
例如,有位老爷子,经常膝盖疼,医院打封闭止痛。
医院说老年人的膝盖疼是退行性病变,这种老年病治不好的,只能暂时缓解疼痛。
后来经人介绍去看中医,吃了5副药,彻底好了。
医生怎会这么神?
原来,这位中医没有停留在治标上,而是详细询问了他的生活起居与运动饮食,找到了老爷子膝盖疼反复发作的根。
这位老爷子很勤快,每天5点钟起床、出门,先散步到广场绕几圈,活动开之后,再打一套太极拳,拉拉筋,锻炼后去买菜,等7点钟大家都起床的时候,他已经锻炼完买好菜回到家做早餐了。
冬天的5点钟,天还没亮,雾露清凉,最伤阳气,不要说老人家,就连小年轻也受不了这样的湿冷。
而这位老爷子每天都长时间受寒,膝盖不疼才怪。
正确的起居应该是《*帝内经》所说的“起居有常”,也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即便运动,也要在太阳出来进行,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后来,老爷子听从了医生的建议,每天都“偷个小懒”,不到天亮绝不出门,居然偷着懒就把陈年的膝盖疼治好了。
病从口入,饮食不当也会成为疾病的根源。
有个病号,长期头痛口臭颈椎不舒服。
喝了5剂药之后,头痛颈椎不舒服好了七八成,口臭也没了,他很高兴,多年的老毛病终于治好了。
没曾想,一个多月后,老毛病又犯了。
医生很诧异,就详细了询问了他的饮食习惯。原来,这位大哥喜欢吃,尤其爱吃海鲜、鸡蛋、烧烤。
根源找到了:口臭头痛颈椎不舒服,都是因为高营养饮食而致肠胃瘀堵引发的。
饮食健康,并非一味的“吃好的”,而是摄入有益身体健康且适合自身消化代谢的食物。
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脱离身体状况摄入过多营养,对身体不仅无益,还非常有害。不夸张的说,现代的很多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大多都是吃出来的。
这位病号,也是吃太多了,肠胃处理不过来,淤积在身体里,就会腹胀口臭头痛,慢慢的颈椎也会不舒服。
就像家里的下水道,被脏东西堵住了,难闻的气味泛出来,整个房间都臭烘烘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肠胃疾病、头痛颈椎病随之高发,究其根本,大多都是吃太多、“吃太好”所造成的。
若要根治这类疾病,就要改变饮食习惯,拔本塞源。
思维习惯也会对身体健康产生明显影响。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不如意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就容易想不开、生闷气。
一旦心里堵得慌,喉咙就会不舒服,总觉得嗓子里有东西,咳又咳不出来,咽又咽不下去,很难受。这在中医里就叫梅核气。
中医认为,梅核气就是一团被堵住的气,它与津液混合凝炼成了痰。
对梅核气,中医有很好的对治方法,可以迅速治标。
不过,如果患者不去改变思维习惯,这股气始终不畅,一遇到合适的环境,很容易又与津液凝练成痰,就成痼疾了。
汤药只是中医治疗手段中的一个方面,且是“亡羊补牢”的一种手段,称不上高明。
名医扁鹊就说,三兄弟中,擅长汤药的自己名气最大,医术却最差,远不如擅长“治未病”的大哥。
能“治未病”的,才是大医。
看来,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名医”——在作息、饮食、心理习惯中找到问题,将疾病消灭于萌芽状态。
去年今日文章:《原创
爱上双人舞:如何把婚姻从双输变成双赢?》
一秒钟看透本质,还是一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