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上专家门诊最多的医生,也是预约挂号每次必被“秒杀”的中医专家,年门诊量超过3万人次,他就是被患者称为“尤仙人”、曾获中国好人、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尤建良。为了让更多肿瘤患者能够得到救治,他在中医肿瘤专学科领域深入探索,在胃癌、肠癌、肝癌等恶性肿瘤治疗中成绩突出,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和家庭。
厚德敬业,以爱倾情
尤建良常说:患者是我们医生的衣食父母。患者成就了我们的医术和经验,丰富了我们的学识,让我们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得以成长。带着这份由衷的感恩之心,尤建良在永不停歇的工作中真正体会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倾尽自己的精力和心血去呵护患者身体的病痛,抚慰患者心灵的创伤。
平日里,他总感到他的病人在等着他上班,感到自己像一块自动手表,总是停不下来。几十年如一日,他从未休过公休假和完整的节假日,除了出席学术会议或参加重要活动,医院上班。组织上关心他,多次安排疗养度假,总被他婉言谢绝。有一次上班途中,因电动车突发故障,他不慎从疾速行驶的电动车上摔了下来,导致髌骨骨折,他明知“伤筋动骨一百天”,可一旦歇下来,他那么多的病人就可能中断治疗。于是,他咬咬牙,坚持每天上班,查房时拄着拐,门诊时找张小凳搁着脚,实在疼得忍不住了,就用冷毛巾擦把脸。这样坚持了三个月,直至痊愈,未影响一天诊疗工作。
古语有云:“心不如佛者,不可为医;术不如仙者,不可为医。”正是抱着这种对职业的深深的敬畏感,尤建良用满腔的热忱书写了35年的大爱情怀和精诚风范,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份医者的承诺。
虚怀若谷,淡泊名利
尤建良常说,作为医生,尤其是一名肿瘤科的医生,心里要时刻装着病人,所以,在确保药效的前提下,他的方子里能用便宜的药决不会用贵重的药。面对利益诱惑,他更是丝毫不为所动。在工作中,曾经有很多药商、器械商接近他,承诺事后有会给他好处,都被他拒绝了。他曾经多次受邀上门会诊患者,临走时家属塞给他钱物,都被他婉言谢绝;有时他走后才发现包中多了“红包”,医院的有关部门。
某年一个夏天的晚上,尤建良为最后一名患者开完处方正准备回家,一名中年男子在诊室门口拦住他,先是对尤建良大肆恭维了一番,后才摆明了真正的来意,医院负责人,目前正在筹建肿瘤科,诚恳医院去工作,并且承诺了不菲的待遇。但尤建良坚决地一口回绝,他说医院的,医院的培养,离不开科室团队的支持,现在自己的收入已足够满足日常开销,所以,他不可能离开现在的岗位。
笃学慎思,励志而行
尤建良常说,他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成长的,前人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就是成就他今日成功的知识宝库。35年前,他求学于肿瘤科老主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赵景芳,在“赵氏微调平衡治癌理论”指导下,坚持中医特色,以微调平衡法为基础,开发了一批独特有效的治癌良药妙方,独创“隧道抑癌疗法”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他把患者漫长的抗癌过程比作一条长长的隧道,认为患者之所以得肿瘤,是因为隧道中土壤不扎实,适宜肿瘤生长,因此,他以和法为先,醒脾开胃,打开“隧道”入口;辨证辨病,微调平衡,不断改善“隧道”土壤;减症止痛,改善微环境;排气发汗,疏通水道,就这样,从细微处做起,抓住每一个环节,不断纠偏,改善患者微症状,最终逆转癌变,抑制肿瘤生长。多年来,隧道逆癌疗法在实践中显示出独特的效果,特别是帮助一些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逐渐摆脱放化疗“赶尽杀绝”带来的痛苦。
“师古而不泥古”,在尤建良带领下,医院肿瘤科不断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强大,积极运用中医药、化疗、介入、靶向、免疫、心理等治疗新手段,开展了各种新技术、新项目。比如“双微法”(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结合微调平衡治癌),就是通过肿瘤微创介入治疗在局部使用化疗药物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同时降低其他部位组织细胞受到的化疗药物*性作用;通过微调平衡治癌的精准辨证,不断发现并追踪肿瘤患者每一时期机体所处的“不平衡”状态,找到失衡的节点施治,让人体潜在的自我修复、自我更新、自我调节能力获得再现,从而使癌细胞逐渐消亡或使其生长缓慢达到“人瘤共存”状态,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为肿瘤患者又打开了一扇生存之门。
因为常年操劳,尤建良愈发清瘦,身躯也不复挺拔。但他的奉献,减轻了无数肿瘤患者的痛苦,广受患者爱戴与褒扬。“吾貌虽瘦,必肥天下”,他以敬业奉献为“大医精诚”做了最生动的注脚,他用行动践行了“做人民满意的好医生”的信仰,他用坚守诠释了医生的责任和使命,他用心实现了一个好医生的“好人梦”。
温肾散结方
组成:熟地*10g,山药10g,山萸肉10g,茯苓10g,丹皮10g,白术10g,白芍10g,*参10g,桑寄生10g,杜仲10g,片姜*10g,桂枝5g,乌药10g,高良姜3g,红豆杉5g,陈皮5g,炙甘草5g。功效:温肾健脾,散结消肿。主治:前列腺癌去势术后(脾肾阳虚证)。症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潮热汗出,乏力、腹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用法:日1剂,水煎,分2服。方解:方中熟地*温肾滋阴;山萸肉补肾固精;山药、白术、*参健脾益气;桂枝、高良姜、乌药、姜*温阳散寒、行气止痛;白芍养阴敛血、柔肝止痛;茯苓健脾益气、渗利水湿;丹皮清热凉血;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杜仲、桑寄生补腰肾、益精气,坚筋骨;红豆杉温肾通经、消肿抗癌;炙甘草调和诸药,与苦酸之白芍相合,酸甘养阴,舒挛急之筋脉,缓急止痛,与辛味之片姜*、乌药、桂枝、高良姜相合,辛甘养阳,温散寒邪。全方阴中求阳,微微生火,寓“少火生气”之意,补而不滞,扶正与祛邪并重。加减:畏寒尤甚、四肢厥冷,甚则暑热之季仍感寒凉者,加附片、肉桂,意在补火助阳、引火归元,待症状缓解,则去,亦可酌加仙茅、巴戟天以温肾阳,同时伍*柏、知母以防虚火浮越;腰脊冷痛,小腹或少腹疼痛者,可加延胡索、失笑散、九香虫;自汗、乏力者,加*芪、防风。来源: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医院
支持媒体: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文欣
千名医师讲中医
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
END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