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聚知中医,未病先行糖尿病足中医特色防
TUhjnbcbe - 2021/7/29 17:37:00

防治糖尿病足

糖尿病在我国已从少见病变成常见病,糖尿病足的患病率也明显增加,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1%。据估计,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糖尿病足预后很差,甚至比大多数癌症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还高(除肺癌、胰腺癌等);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而截肢患者死亡率更高达22%,25%的糖尿病患者在一生中出现糖尿病足溃疡,糖尿病患者80%的下肢截肢前出现糖尿病足溃疡。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会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对预防糖尿病足,延缓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防止截肢,具有关键作用。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治未病科陈氏外科糖尿病足专科医师、上海科普教育志愿服务总队专家型志愿者王臬,和各位一起了解一下“糖尿病足”。

本期专家/Expert/

王臬

■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

擅长:糖尿病足、脉管炎、下肢静脉性溃疡、血栓性浅静脉炎、丹*、骨髓炎、骨结核、皮肤软组织感染、乳腺炎、乳腺增生病、带状疱疹、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皮肤真菌感染、痤疮等病症。

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外科第四代嫡系传承人,运用祖传秘方治疗多种外科皮肤科病症,每获捷效。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所致的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糖尿病患者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如肌肉、骨组织等。

糖尿病足小常识

糖尿病足的形成有哪些原因呢?

糖尿病足的病因,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代谢异常,导致的下肢神经病变和/或下肢动脉病变有关,可伴有外伤、感染等诱因。糖尿病患者除了代谢异常,高血糖以外,常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危险因素。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为主。

1.神经病变表现:

表现为患肢皮肤干而无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减退或缺失,呈袜套样改变,足部肌肉萎缩,足呈畸形,足部皮肤过度角化、皲裂等,行走时有脚踩棉絮感。

2.下肢缺血表现:

皮肤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弹性差,皮温下降,色素沉着,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患者可合并有下肢间歇性跛行症状。随着病变进展,可出现间歇性破行,静息痛,趾端出现坏疽,足跟或跖趾关节受压部位出现溃疡,部分患者可肢体感染。

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足?

(1)血糖控制不佳、吸烟者

(2)足畸形(如鹰足)

(3)胼胝(老茧)

(4)足溃疡的既往史

(5)神经病变的症状(足麻木、痛觉减退或消失)

(6)缺血性血管病变(发凉、运动引起疼痛)

(7)老年人、尤其独居老人

(8)糖尿病知识缺乏不能进行足保护者

如何防治糖尿病足?

01

治未病

早在《*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己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早期识别和及时有效干预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对糖尿病足的防治非常重要。对于有糖尿病足风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及早完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足病筛查。在糖尿病足早期诊断方面,我科开展了相关检查项目,可尽早发现危险因素及病变程度,为患者提供恰当的预防糖尿病足的措施,阻止或延缓病情的进展。

02

陈氏外科

祖国医学在糖尿病足的治疗方面具有优势,比如我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外科”,是中医外科的著名流派之一,起源于清朝同治年间,嫡系传承四代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陈氏外科,承袭融汇、创新之精神,对中医外科理论与临床实践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对当今中医外科学产生重要影响,促进了中医外科学术繁荣和临床优势的发挥。陈氏外科治疗外科诸证顽疾均极擅长。对糖尿病足的防治具有明确的疗效,深受广大患者的认可。陈氏外科运用其独到的学术观点,处方论药,配合使用祖传秘方“陈氏黑药膏”、“陈氏大枫子膏”、“陈氏玉红膏”等,结合陈氏外科特色疗法。可早期预防糖尿病足,避免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可快速愈合糖尿病足溃疡,防止复发;对于已发展成坏疽的患者,可迅速控制病情,防止坏疽进一步加重;待坏疽部分自行分离后,创面即愈,能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上海科普教育志愿服务总队

医院治未病中心

上海知行合医健康科普联盟

联合出品

排版|沈骅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

本文为“上海科普教育”特约科普稿件,已获得相关专家独家授权,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聚知中医,未病先行糖尿病足中医特色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