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健康教育糖尿病的中医防治川汇
TUhjnbcbe - 2021/4/30 17:28:00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前言

糖尿病目前已成为继癌症、冠心病之后的第三种严重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糖尿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中医称其为“消渴证”,对它的认识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几千年前,在《*帝内经·素问》中就记载过“消渴证”这一病名。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的消渴篇对“三多”症状亦有记载。

一、糖尿病诊断

糖尿病是一个可以自己诊断的疾病,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7.8mmol/l,为正常血糖。

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但没有到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7.8mmol/l没到11.1mmol/l,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人之间,叫糖尿病前期,非常危险。

如果空腹血糖超过或等于7.0mmol/l,饭后血糖大于或等于11.1mmol/l,就是糖尿病了。

二、糖尿病的征兆特点

1、饮食变化

易饥易渴,饿时出现乏力、手抖、出汗。没有原因的恶心呕吐。

2、皮肤变化

皮肤骚痒,伤口感染处长期不愈或愈合慢。皮肤潮湿出汗,汗臭异常、手脚麻木。

3、尿的变化

尿量多而次数增加。尿时有泡沫,或有异臭,尿液混浊或有脂膏状。

4、精神变化

情绪易激动,记忆力明显减退。

5、牙周变化

牙周红肿,口臭,牙齿松动。

6、视力变化

视力明显减退,视物模糊。

如果符合以上1、2或3、4就需要及时检查血糖,不要延误病情。

三、中医如何防治糖尿病

1、首先要控制饮食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孙思邈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饮食治疗的先驱,他认为,消渴病应慎饮酒、限盐等。另外,中医强调饮食不宜过饱,以清淡为宜。

2、必须配合运动

古人早就认识到,适当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适宜运动,运动量“以不疲劳为度”,可根据病情选择散步、健身操、太极拳、游泳、交谊舞等,但首推太极拳,因为这种运动具有轻松、自然、舒展和柔和的特点,最适合糖尿病患者。

3、调解情绪很重要

西医的观点十分明确,糖尿病的发生与血糖控制的优劣、与人的情绪密切相关,而中医恰恰非常重视人的情志与健康的关系。中医认为,长期情绪不佳,肝气郁结,会导致消渴病的发生和病情加重,这与现代医学的认识是一致的。因此,糖尿病患者要“节喜怒”、“减思虑”,怡情悦志,胸襟开阔,保持气血流通,以利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4、养生讲究顺自然

中医认为,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四季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强调顺乎自然以养护正气,主张春防风,夏防暑,秋防燥,冬防寒,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病人要学会自我调护,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颐享天年。但自我调养绝不等于乱服或长期服用滋补品,中医讲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若属实证,补药有百害而无一利。

5、用药一定要对证

应该明确的是,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均适合中医治疗。1型糖尿病就不适于中医治疗,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完全依赖外源的胰岛素来维持生命,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中药能代替胰岛素,这也是为什么在胰岛素发现之前,中国的1型糖尿病患者难免厄运的原因。

6、活血化淤可治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特点提示,病人一开始就有淤血表现,因此,活血化淤要贯穿整个治疗的始终。病人由于体质不同,并发症多种多样,如水湿内停引起的水肿,根据不同证型可用五苓散、五皮饮、猪苓汤等方药,也可以补气活血与发汗利尿并用,除内服外还可采用中药泡洗、中药药浴、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

医院温馨提醒:

在糖尿病的治疗上,中医主张从整体出发,全身调节,同病异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多种方法治疗。因此,中医中药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调理的良方,在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较西医有着明显的优势。

大家都在看助力健康扶贫工作,医院在行动……医院开展“加强医护职工健康教育、共建和谐健康河南”健康知识讲座医院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弘扬中医药文化ID:zkschqzyydyh更多精彩内容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教育糖尿病的中医防治川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