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阴阳,论五行,学医入道
点击播放语音课程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讲解《中医解病》的第四集,这一集我们讲解干燥症。干燥症是近些年来很普遍的一种疾病。干燥症的主要症状表现是:眼干,口干、嗓子干。而且这种干燥,无论怎么补水,都不能得到缓解。患者得了这个疾病,每天眼睛干痒,视力模糊,头脑昏沉,口干舌燥,严重的会影响到精神、血压和睡眠。
近些年随着干燥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也引起了很多朋友对这个病的兴趣。可是现代医学对于干燥症的资料的介绍的很少,使得很多朋友都无从了解。今天我就从中西医两个角度来谈一谈干燥症这个病。
关于干燥症,现代医学是怎么认识的呢?
干燥症是近些年西医提出的一种疾病,之所以提出干燥症这样一个病名,主要原因还是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也就是对患者一系列干燥症状的简称。西医认为干燥症是一种内分泌疾病。到现在为止,西医还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
那么,中医如何看待干燥症呢?
我们以中医的理论分析干燥症,干燥症属于上焦湿热证的一种表现。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也希望通过我的这个分析过程,让大家理解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在中医辩证的过程中,先是要找到疾病的特点。就比如干燥症,发病在口鼻,我们都知道口鼻在人体上部。中医认为火热之邪,有向上的特点。
那么,这里的上焦指的又是什么呢?
中医所说的上焦指的是人体的三焦系统,我们可以把中医定义的三焦,理解为西医所说的淋巴系统。
中医称西医定义的淋巴系统为三焦。《*帝内经》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帝内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三焦这个系统是人体水液代谢的渠道,决渎之官指的就是疏通水道的意思。
除此之外,中医认为,三焦系统内联脏腑,外达肌肤。共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其中上焦联络心肺,中焦联络脾胃,下焦联络肝肾。因此称之为三焦。
中医认为三焦的水液代谢作用,可以供给人体各器官所需要的水分,而干燥症导致的眼干、口燥,就是人体的水液代谢系统出现障碍导致的。
那么,是什么问题导致的人体水液代谢障碍呢?
关于这个问题,在中医的内部,也会有不同的认识,有的人就会认为,干燥症和燥邪相关?
那么,什么又是燥邪呢?
关于燥邪,是中医所定义的自然界的六种邪气之一,这六种邪气分别是:风、寒、暑、湿、燥、火。前面的课程,我们基本上把风寒、风热和暑湿都讲过了,关于燥和火,还没有讲。
这一堂课,我们就把燥邪,简单的归纳一下。关于燥邪,中医认为它有两个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为干涩之病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清润而恶燥。燥邪容易伤肺。人被燥邪所伤,容易出现咳嗽,燥邪伤肺造成的咳嗽有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另外,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津耗伤,大肠失润,传导失司,可现大便干涩不畅等症。
我们在临床观察干燥症造成的病症,和燥邪的第一个干燥的特点是符合,但是并不符合燥邪的第二个特点,也就是咳嗽。而干燥症的主要特点是眼睛干燥,学习中医的朋友都知道,眼睛是属于肝经的范畴,《*帝内经》说:肝开窍于目。这一点并不符合燥邪的易侵袭肺脏的特点。
那么,会不会是火邪呢?
中医认为火性炎上,同样具有造成耗伤津液,导致干燥的问题。我们再看看,中医内科学所介绍的关于火邪的三个方子,*连解*汤,龙胆泻肝汤和百合固金汤等等,简单说都不对症。
应该说干燥症,既符合燥邪的部分特点,也符合火邪的部分特点,但同样也有不符合的特征,因此,既不能用燥邪的方子,也不能用火邪的方子。
那么,干燥症应该使用什么方剂呢?
这里给大家推荐大家两个方剂,临床上我使用过很多次,用这两个方剂治疗干燥症,效果很好。今天就把这两个方子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大家打开思路。
这两个方剂分别是:凉隔散和大*牡丹汤。我们依据方剂说病,这个大家更容易听懂。
下面我们先给大家讲解凉隔散。凉隔散这个方剂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局方》。
这个方剂名称听起来很奇怪,是有什么寓意吗?这个确实有寓意。这个寓意就是治疗胸膈膜以上的热。因此称为凉隔散。
在中医方剂学当中,对于凉隔散治疗的病症,定义的病机说: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我估计,这个病机很多患者一听就晕了。这是个什么病呢?
其实邪郁生热,指的就是邪气侵犯到上中二焦,使得人体水液代谢出现障碍,并且造成了湿热。
关于凉隔散,这个方剂的功能,方剂学的定义是:泻火通便,清上泻下。我们通过这个方剂的作用,自然就了解到,这个方子有清肠道湿热的作用。
关于肠道的湿热,说通俗一点就是西医所说的慢性肠炎。这种慢性肠炎,往往是隐性,没有肠炎的症状表现,有的患者有慢性腹泻的症状,有的患者几乎没有。
那么,我们又怎么能判定慢性肠炎的问题呢?
我们只需要观察患者的舌苔就能判断,一般舌苔*腻的患者,都是胃肠道有湿热的问题。只是这种湿热造成的肠炎,并不严重。而由于胃肠道中的慢性炎症始终在,导致胃肠道中吸收了很多有*性物质,这些物质通过三焦的水液代谢作用,逐步淤积于上、中二焦,就造成了,所谓的干燥症。
《凉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熟大*5克,芒硝10克,甘草,6克、炒栀子10,薄荷5克,*芩10克,连翘10克,竹叶3克。水煎服。
下面再给大家介绍第二个方剂,大*牡丹汤。
大*牡丹汤这个方剂出自东汉医家张仲景《金匮要略》,大*牡丹汤这个方剂在金匮要略中用于治疗阑尾炎的方子,大*牡丹汤具有泻热破结,散结消肿之功效。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大*牡丹汤在临床可以用于治疗很多种疾病,就比如治疗慢性肠炎和女性的妇科疾病等方面。
在治疗干燥症方面,大*牡丹汤的作用比起凉隔散的作用更温和一些,大*牡丹汤的主要作用是在于,清除肠道中的炎症和痰湿。
我们都知道,肠道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是脏腑和机体的水分的来源,如果一个人胃肠道中始终有炎症和痰湿。那么胃肠道中的氨气和尿酸等有*物质都会随着水液吸收,进入到人体的三焦之中,引起机体的中*反应,中医称这种有*物质为湿热。大*牡丹汤,具有消除肠道炎症和湿热的作用。
大*牡丹汤有从胃肠道的源头处,清除了湿热的作用,人体内的湿热一旦被清除之后,人体三焦内的水液能够滋润脏腑和机体,使干燥症得到缓解和治愈。
出自《金匮要略》
熟大*5克,牡丹10克,桃仁10克,冬瓜子20克,芒硝10克。
从凉隔散和大*牡丹汤这两个方剂的组成看,这个两个方剂都有清肠道湿热的作用,只是凉隔散的作用,更有利于通便泻热,并且能够散上焦热邪,可用于上焦热比较盛的患者。
而大*牡丹汤,清肠道湿热的作用更好,可以用于上焦热不太盛的患者。至于如何辨别上焦的热盛与不盛,这个就需要看中医的辩证用药经验了。
好了,课程讲到这里,今天的课程就讲解完了,关于凉隔散和大*牡丹汤这两个方剂,在课程文字版中,都有组成和用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文字版。
课程最后提醒一下大家,干燥症这个病是个非常复杂的疾病,大多数患者除了干燥症的表现之外,还有其他多种慢性病,疾病之间往往互相掺杂,互为因果。
而治疗干燥症,往往需要多个方子的共同作用。本次课程所提供的方剂,只能作为一个基础方,供大家参照。没有用药经验和辩证能力的中医爱好者不要照方抓药,为了您的健康,还是建议您到自己信任的中医那里去辩证治疗。
另外,在本期课程文字版中,为大家提供了凉隔散和大*牡丹汤中的部分中药材的图片,你能认得出来吗?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