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从口入,于高血压尤其如此。从中医理念来分析,高血压患者当如何调节饮食呢?本文详为分析。
高血压在我国有很高的发病率,据统计,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0%左右!我们知道,高血压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甚至高血压就是吃出来的病。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除了积极治疗之外,还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管住嘴;二是迈开腿。本文只讨论如何管住嘴,也就是当如何调节饮食。
一、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原则
高血压的核心病机是下元不足,而虚阳上亢,是下虚而上实之证。高血压与五脏皆有相关性。大体来说,心火上浮、血脉阻滞、肺金不降、脾虚生痰湿,且脾阳不升胃阴不降、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血压升高。
饮食要以收敛心火,通畅血脉,滋养肝肾,养肺降气,补脾升阳,且不扰动相火为主。
俗话说:病从口入。调节饮食对于控制血压升高非常重要。不管是血压已经升高还是暂时还未升高,都当重视调节饮食。
二、高血压患者要避免吃的食物
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患者当避免吃以下这些食物。中医的观点略有不同。以下列出两种不同的观点,方便读者朋友们思考。
1、动物肝脏
现代医学认为,动物肝脏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经常食用,可引起高血脂,也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无益于高血压的康复。
从中医来分析,脾居中焦,斡旋气机,主运化、升清。若饮食不节而伤脾,脾不和则清气不升,脑失所养。且脾虚则水湿失运,痰浊内生,流窜壅滞于血脉则脉络不畅,亦会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当忌食所有动物的内脏。这类食物偏于生痰生湿,会影响脾阳的运化功能,导致清阳不升,兼可导致痰浊内滞,影响血脉流畅。今时不少人哮食肥甘厚腻之品,久之损伤脾阳,导致脾失健运而生湿生痰。
2、浓茶
现代医学认为,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可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引起失眠、心悸等不适症状,还可导致血压升高,特别是浓茶,更会影响血压。
从中医来分析,高血压患者可以饮茶。比如,绿茶性偏于寒凉,有降浊清火之功,能缓解血压。再如,黑茶属发酵茶,其性偏温,有降脂化浊之功,有益于高血压患者。另外,高血压患者还可以适当饮用山楂茶、菊花茶、葛根茶,这些都有降脂降浊,兼降血压的功效。
3、高盐食品
患上高血压之后一定要远离高盐食品,现代医学认为,高盐食品可导致钠离子增加,从而造成血压升高。而且高盐食品还会加重肾脏负担,如果肾脏功能受到影响,也会影响血压的稳定性。
从中医来分析,盐味咸,咸入肾。高盐伤肾。肾为先天之本,肾伤则虚火上浮,容易加重高血压。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那些平时嗜食咸味的人很容易罹患高血压。
4、油腻食物
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患者本身血液就比较浓稠,若再继续吃油腻食物,不仅会导致血压升高,还可能造成血管堵塞,诱发脑卒中等严重后果。因此,血压高的人平时要避免过吃肥肉、油炸食品、动物油等,以免加重病情。
从中医来分析,一方面,吃了油腻食物之后,需要脾阳去运化。此类食物比较难以运化,也最易耗损脾阳,导致脾虚;另一方面,油腻食物容易生湿生痰,痰湿又会阻滞血脉,导致血脉不流畅而阻滞,反会增高血压。
5、甜食
现代研究表明,相对于高盐食物,高糖食物更容易诱发高血压。因为甜食会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的含量,导致血液变得更为粘稠,造成血压升高。
从中医来分析,当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甜味入脾,过食则伤脾。脾伤,一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二则木失寄养,则风木自动;三则生痰生湿,痰湿上泛,容易蒙闭清窍。所以说,脾不可伤,脾伤则会导致血压升高。
其二,不仅咸味过度伤肾,甘多也伤肾。食用过多的甜味食物会引起脾气偏盛,克伐肾脏。肾虚于下则虚阳上亢,导致脑失所养。
6、酒
现代医学认为,酒精对血压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如果每天摄入30毫升的白酒,其患高血压的几率比不喝酒的人要高出50%。喝酒可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甚至可加重动脉硬化,严重时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严格戒酒。
从中医来分析,一则,酒性大热,少量饮酒可以舒畅肝气,喝酒过量,耗伤肝的阴血,伤津耗液,容易伤及肝肾之阴,引起肝肾阴虚,阴虚则阳亢,导致高血压发作;二则,过量饮酒亦会伤神耗血,损胃烁精,动火生痰,发怒助欲,以至于生湿生热,伤损脾运;三则,酒性热兼湿,性热则损伤肝肾之阴,性湿则致脾虚湿滞。久之损阴及阳,或湿滞伤阳,导致阴阳两虚。
小结: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想要控制好血压,在饮食上一定要严格要求,不可放纵。
除以上需要少吃或忌吃的食物之外,还要注意以清淡饮食为主,建议多素少肉。素食能养脾,兼可静心。心主血脉,“脉者,源于肾而主于心”,心居上,为火脏,主藏神,其气下降以济肾水,生肾精,温肾水。肾居下,为水脏,藏精而寄元气,其气上升以济心火,生心血,资心阳。素食可以安心,心安则水火既济,阴阳匀平,血脉和利,有助于血压稳定。
除了调节饮食之外,高血压患者还要积极运动,运动最能缓解高血压。凡高血压患者在初期如果能坚持跑步三个月,血压多可恢复正常。另外,还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远离怨恨恼怒烦等负面情绪,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这些都有利于维持血压稳定。(董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