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段楚婷童海华深圳报道
“‘五一’是风扇销售的节点,往年4月底就生产出全部机型的首批货,但今年由于原材料涨价,代工厂的生产周期被拉长,到5月中旬还有1~2款机型的几个颜色没有生产出来。”
经营风扇、取暖器等小家电的业内人士赖先生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风扇这类季节性产品的节奏非常重要,但今年代工厂的生产延期,前段时间甚至连主机型都没有生产出来,“那可真是焦头烂额”。
不仅是赖先生所在的公司,记者注意到,上市的小家电企业也纷纷在近期提到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在5月7日的业绩说明会上,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SZ,以下简称“小熊电器”)表示,“公司目前当务之急是应对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另一小家电企业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SZ,以下简称“新宝股份”)也在5月7日的业绩说明会上指出,针对大宗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公司将通过新产品的研发、生产效率的改善及策略性采购安排等措施持续消化,另外将对原有产品采取调价措施。
面对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头部小家电企业与中小企业如何应对挑战?上调终端零售价格会是化解原材料涨价的“最优解”吗?
从狂热回归理性
数据显示,年红极一时的小家电市场在不久前的“五一”假期“遇冷”。
在奥维云网近日发布的《五一小家电市场总结报告》中,电饭煲、电磁炉等12个品类的厨房小家电线上渠道零售额同比下降22.5%,零售量同比下降20.8%;线下渠道零售额与零售量也分别出现双位数下降。
对此,奥维云网小家电事业部研究经理严乐雨向记者分析指出,“年,烘焙类、料理类等小家电取得火速暴增,去年的基数高,造成今年‘五一’同比出现负增长。同时,今年春节‘就地过年’也提前引起一波小家电消费的高潮,相对应的是,‘五一’出行、旅游放开,消费者购买小家电的想法就少一些。”
一方面是终端零售难续年同期的火热态势,另一方面,大宗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似乎将为小家电市场掀起一波“涨价潮”。
自年起,铜、铝、钢材、塑料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以广泛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等领域的电解铜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5月上旬,电解铜的价格为.7元/吨,比4月下旬上涨6%。对比年5月上旬,电解铜的价格上涨了72.7%。
记者注意到,小熊电器、新宝股份等上市公司均在近期提到产品涨价的措施。
在近期发布的年一季度报告中,新宝股份表示,前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快速升值及大宗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升,对公司产品的盈利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由此公司近期也启动了调价安排,但调价效果的体现有一定的滞后性。
在4月30日的电话会议上,小熊电器也指出,“对于整机企业,原材料涨价有一定的滞后性,体现在财务数据上,会有一个错期。年一季度已经对成本产生了一定影响,我们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上调销售价格的举措消化了原材料涨价的影响。”
伴随着大宗原材料的上涨,小熊电器及新宝股份近期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不复前段时间的猛势。其中,年8月上市,发行价格为34.25元/股的小熊电器,曾在年7月冲上.9元/股的历史最高点。但自年2月开始,小熊电器的股价一路下行,截至5月19日收于69.3元/股。
相比之下,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于16.29元/股的新宝股份,其年股价曾数次冲上50元,甚至在年1月达到历史最高点57.95元/股。但在此之后,新宝股份的股价也一路下行,截至5月19日收于31.99元/股。
资深产业观察家洪仕斌告诉记者,“首先从去年到目前,小家电企业的股价和市值偏高,个人认为目前的下跌是回归理性的阶段。其次,年小家电企业增长势头迅猛,但今年受市场影响,企业在经营上可能存在压力,进而影响股价。与此同时,原材料价格上涨也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对经营利润造成一定影响。”
相较于行业内的头部企业,洪仕斌指出,原材料涨价实际上为部分中小型企业带来一道难题。“规模较大的小家电企业可以通过采购优势来分摊成本,并且利用品牌溢价,实施涨价策略,再配合快节奏的推陈出新。但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而言,它们没有内部‘消化’原材料涨价的能力,没有规模采购的优势,在终端渠道上也没有话语权,一旦涨价就会影响销售。”
赖先生也告诉记者,原材料涨价对于中小型企业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甚至有可能造成企业倒闭。“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过大,工厂的利润被压缩到很薄,接单或者不接单都很为难。”
与此同时,上调零售价格也并非中小型企业的“最优解”。赖先生解释道,“小家电市场那些已经成熟的产品,它们的价格稳定,如果突然提价,对销售的影响非常大。但是对于大品牌或者部分海外品牌,产品的定价高于主流产品价格,受众精准,此时涨价的冲击力没有那么强。”
不过,严乐雨结合小家电行业的总体价格水平分析指出,“从目前来看,小家电涨价的幅度还不是很大。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新进的品牌较多,竞争比较激烈,企业端可能还处于观望状态。但是我们单独分析新上市的产品价格,均价比之前的新品高,所以预计未来呈现‘推新卖贵’的趋势。”
销量与投诉齐飞
回顾年,小家电行业在跌宕起伏中交出成绩单。据奥维云网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年,电饭煲、电磁炉、豆浆机等厨房小家电11个品类的零售额为.3亿元,同比下降11.3%,其中,线上零售额.0亿元,同比上升9.4%。
从渠道层面来看,疫情的到来使线上渠道快速发展,直播带货走向成熟化。小家电11个品类的线上零售量占比达82.8%,成为主销渠道。与产品热销相对应的是,小家电相关企业也在年出现井喷。
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年3月~10月,我国小家电相关企业注册量月均超过1万家。截至年11月1日,我国当年新增小家电相关企业15万家。
不过,在销量走高的背后,消费者针对产品的投诉也在积累。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开的年全年受理投诉统计中,家用小电器产品的投诉量为件,其中,涉及产品质量件、涉及售后服务件、涉及合同件。
作为小家电行业的头部企业,小熊电器和新宝股份也在京东、天猫等电商网站收到消费者出于多种原因反馈的差评。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截至5月20日,小熊电器收到83条投诉,而新宝股份旗下品牌东菱电器收到了13条投诉。
对于消费者投诉及其背后的成因,记者也致函新宝股份和小熊电器。新宝股份表示,近期忙于经营事宜,暂不接受采访。而小熊电器在记者发稿前未做回复。
一方面是来自消费者端的投诉,另一方面,小家电的质量问题也屡次被有关部门通报。在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披露的《关于年电商领域旅行箱包等18类消费品专项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中,多款便携式榨汁机、料理机、果汁机因结构、说明等原因不合格。
此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于近期公开了《年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等34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其中,电热水壶产品的不合格发现率为13.6%,电热暖手器的不合格发现率高达68.5%。
赖先生告诉记者,小家电生产量大,很难保证每一件产品出厂时都是完美的,企业能做的是尽可能优化制度规程,减少售后的概率。“例如贴牌的品牌端一般会有品质团队,他们有专门驻厂人员盯生产线、生产流程。产品生产完成后,品质团队要进行抽检,还要出具验货报告,经过一系列流程。”
欧堡(深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企划主管蔡女士也向记者介绍了品牌端考察代工厂的几项标准。“被代工的品牌方一般会考察生产线的品质控制稳定性、检测的有效性,工厂的规模和产品资质认证也是考察的重点。”
除此之外,记者在京东、天猫等电商网站注意到,消费者购买的小家电产品出现问题后,售后维修成为一件麻烦事。有数位消费者均在商品评价中反馈,维修小家电需要将其寄回厂家。
蔡女士告诉记者,返厂维修在小家电行业较为普遍。“返厂维修首先免于企业在各地花成本建立维修点,对工厂而言,我们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消费者的使用情况,把握一手数据,便于产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