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本“西医学中医”的跟师笔记——传承发展路上的中医人之二
河南日报记者李倩
当了20多年外科医生,48岁的郭伟胜又走上“西医学中医”的道路。并不是要否定西医治疗,他只是想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厚厚一摞A4纸装订成册,封口处结实地包了几层手术胶布,书一侧是郭伟胜用蓝色圆珠笔写的“中医跟师学习笔记”。
因为经常翻阅,边角已翻起层层向上的厚褶子,“面相”不大好看;打开却“琳琅满目”,红笔、蓝笔、黑笔、铅笔,白纸上写满斑驳的字迹符号。
医院普外二区的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尽管学的是西医,他深知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分治是未来的治疗手段,“专西医更懂中医,用两种思路来诊断治疗效果更好”。
3年前,他报名参加国家第一批西医学中医骨干培训班,通过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他领悟到中医的博大精深之处。广博在于无数前辈靠经验总结的浩瀚经典。精深是因为中医药要灵活地辨证论治,所谓“千人千案、一人一方”。
“学中医就像武侠小说里学内功心法,经方汤诀都要一字一句参悟领会。”2月9日,酷爱武侠小说的郭伟胜说,学起来得有种“不疯魔不成活”的劲头。
怎么学?刚做完手术,拿起本子就赶去参加中医经典诵读课;跟师上门诊,和住培医师、实习生们坐一起边听边记。
学什么?学老中医怎么样望闻问切、学如何把中医经典和临床辨证相结合,学习心得悟成了笔记上的“圈圈点点”。
经典常读常新,抓住点滴时间,条《伤寒论》经方他能熟练背诵条。而随着背诵不断深入,他又陷入迷惑状态,把自己的疑惑写在本上,拿去求教老专家。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许多临床上遇到的困难,用中医思维也许能迎刃而解,郭伟胜解释,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就是西医学中医的典范,她受传统中医药经方启发,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用于疟疾治疗,有效降低了疟疾死亡率。
“有时候中医是思路穷尽后柳暗花明的惊喜。”郭伟胜说自己的偶像是国医大师吴咸中院士,吴院士被誉为“中西医结合的擎旗人”,开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先河。
外科医生思维要果断快速,手起刀落干净利索;而诊断病情要全面思考,中医的整体观又能做铺垫。擅长西医外科腹部肿瘤治疗,尤其是肝胆胰胃肠道肿瘤治疗的郭伟胜在临床中发现,“西医针对肿瘤属性下药,虽然疗效快,但化疗的副作用大,中医就对副作用的拮抗很有效”。
《*帝内经》提出“治未病”思想,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临床用针灸、中药贴敷等办法为癌痛患者止痛,不仅能减轻患者痛苦,甚至有助于患者带瘤生存。郭伟胜说:“这里发挥的就是中医的‘整体观’,重在调整阴阳平衡,培植机体扶正抗癌的能力。”
为鼓励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日前,省卫生健康委召开河南省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项目推进会,并成立全省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西医学中医”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
省卫生健康委*组成员、副主任张若石说,“西学中”是中西医结合发展和教育培训的重要一环,是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强化中西医协同作用的有益探索。
也许不久的将来,郭伟胜们的“这本笔记”将为全球健康提供“中国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