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中医调理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的思路。
什么是气滞血瘀?可能还有很多朋友不清楚怎么回事?
“气滞血瘀”是中医里的病理状态的描述。“气滞”指经脉里“气”运行不畅,“气”缺乏或堆积;“血瘀”指“气滞”的趋势导致的结果,即形成“瘀血”。
那么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有哪些症状?
这类朋友主要以心悸,胸闷心痛,胸胁胀满,唇舌紫暗,脉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中医调理上,往往多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要原则。
具体,我还是给大家分享一则医案。
曾经有一位患者,男性,58岁。什么毛病呢?
这位患者已经胸闷、心慌、气短7年,加重伴胸痛1周,既往患高血压病3年,最高血压/mmHg,平素维持于/85mmHg。
1周前于外院行冠脉CTA:
(1)右冠主干第一段管壁钙化斑块影,轻度狭窄。
(2)右冠主干第2段管壁脂质斑块影,重度狭窄(约85%狹窄)。
(3)左冠前降支第六段轻度狭窄。
根据冠脉狭窄情况,医院要求患者行冠脉支架术,患者拒绝,即来我院寻求中医诊治。
刻诊,见患者发作性胸闷痛、心慌、气短、乏力、大汗淋漓,每次持续5~10分钟可自行缓解。舌紫暗,苔*白相兼,脉沉细,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针对患者这种情况,我于是给患者写了一张配伍,方予七味三芎汤,7剂,水冲服。
药用完后,患者反馈胸痛消失,仍有胸闷、气短,舌暗,苔薄*,脉沉细,血压/87mmHg。
我根据舌脉有郁而化热之象,原方调整一次,继续服用14剂,水冲服;
之后患者三诊,反馈自己偶尔有胸闷、气短,余未诉明显不适,舌暗,苔白滑,脉沉细,血压/73mmHg。
因患者热象已解,脾胃蕴湿生痰,正需通条脾胃痰湿气滞,上方再次加减,继续服用14剂,水冲服。余治同上。
老中医
四诊: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剧烈活动后稍有胸闷、气短,舌暗,苔薄白,脉略弦细,血压/75mmHg。
因患者心脉渐复,可加用理气之品以使胸腹气机条达,血脉通畅,上方再次调整,继续14剂,水冲服。余治同上。
之后患者症情一直稳定,原方加减服用近4个月。复查排冠脉CTA示:
(1)前降支近段少许钙斑形成;
(2)左旋支近段及右冠状动脉主干近端局部管壁略增厚、毛糙(与5个月之前比较冠状动脉狹窄全部消失)。
患者未诉明显不适,舌暗,苔薄白,脉略弦,血压/77mmHg,嘱咐坚持服用以固疗效。
好了,这则医案,我给大家说完了。
这其中是怎么回事呢?
上文中的患者,根据其检查结果及舌脉体征,主要证属胸痹之心血瘀阻证,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胸阳不振。
冠脉CTA确诊为冠心病,又有高血压病史3年,证属肝阳上亢之证,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临床上胸痹者确多有肝脉不调,肝气郁滞甚或肝阳上亢之忧,遂给予“七味三芎汤”为基础方调节,丹参饮、桃仁红花煎、天麻钩藤饮三方化用以行治疗。
该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可谓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之典范,三方化用精髓,合作巧妙,又大胆应用虫类药条达周身脉络,主次兼顾,效强力专;在此基础上应用西药调脂、稳压协同作用。
在急性期用中药针剂快速缓解患者症状,诸法协作,更为可贵的是患者有前后冠脉CTA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该患者在较短时间内病情好转迅速,临床治愈,疗效确切。
当然大家在运用中,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辨证,要在专业医师的辨证指导下运用。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