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佳欣:健康有道大有门道,大家好,我是佳欣。本期医院特约播出。今天我们节目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医师唐成,欢迎您。
唐医生:大家好!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医师唐成。
主持人佳欣: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音频短片一起认识唐医生。
主持人佳欣:再次欢迎唐医生做客直播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保健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说到保健,在中医当中常常会提到“治未病”这个词,大家要注意哦,此未非彼“胃”,这里的胃不是五脏六腑中的胃,而是还未发生的未。我想请问一下唐医生,从字面上理解,没有疾病为什么还要治呢,什么是“治未病”呢?
唐医生:其实世卫组织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医学趋势也逐渐从“有病求医”转向“预防为主”,从治疗疾病转向维护健康状态。“治未病”这个词,最早在秦汉时期的《*帝内经》就出现过,治未病是我国中医药文化与哲学思想精髓之所在,也是中医学的突出特色和优势。
主持人佳欣:嗯,看来我国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治未病”的思想,中医真是博大精深呀。那在现代治未病主要指的是那些方面呢?
唐医生:现在我们所提到的治未病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发生。二是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发展出现严重并发症。要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才能有效防治。简而言之治未病就是要“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
主持人佳欣:刚刚听了唐医生的解答,给我的感觉,治未病状态好像与我们现代提出的人体亚健康观念比较相似,那治未病与亚健康有什么样区别与联系呢?
唐医生:好的,亚健康其实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但又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很明显,我们说的“治未病”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亚健康状态,还包括了疾病发生之前,发生时、发生后的合理干预和调理。亚健康状态的调理,也正是我们中医“治未病”思想的部分体现。
主持人佳欣:明白了。那唐医生在我们现代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治未病”呢?
唐医生:从我们刚刚提到的的内涵就可看出,治未病是一个大的概念,也是一种理想状态,是一个系统工程。刚刚说了治未病的核心思想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这里有三个防字,因此预防就是我们治未病的重点。这就要从日常生活、起居、饮食、锻炼、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着手,不论哪一方面,既要有一定的规律,还要有持之以恒心态,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并非是做到某一点和某一项就能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是一项诸多综合方面的联合预防保健,才能达到“治未病”、维护健康的目的。
佳:嗯。看来咱们治未病是以预防为主,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说到这里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唐医生,我知道中医是很强调体质调理,那不同体质的人在具体治未病时是不是也有不同呢,例如我有一位朋友吃两三个荔枝就上火,咽喉不适,但有些朋友吃半斤也没事,不同体质的人在治未病上要注意些什么呢?
唐医生:体质是不同个体的生理背景,不同体质者对病邪易感性、发病倾向性及演化方向均有所不同。现在我们一般按照《中医体质学》中划分的九种不同的体质。例如湿热体质的人,吃一些偏热性的食物,就容易上火。我们在临床上一般通过四诊合参,再加上一些专业的判别体质表格,进一步确定体质状态,为治未病做指导。如确属于湿热体质,那最重要的就是要“清”,清利湿热,那生活上平时要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可食用绿豆、南瓜、冬瓜、玉米等食物来调理身体。通过一些调理来使身体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这正是中医常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主持人佳欣:好的,总的来说不同体质的人需要进行调理来保持身体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那我有很多女性朋友包括我自己经常会出现四肢冰凉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主要是什么样的体质呢?在治未病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唐医生:是的,这样的情况很常见,一般属偏阳虚的体质多。但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不能仅凭一个症状来判别体质,需要综合的临床资料来判别。偏阳虚体质的人阳气常不足。对环境一般耐夏不耐冬。平时建议可多食羊肉,牛肉、韭菜、生姜、蒜、花椒、胡椒等甘温益气之品。少食*瓜、冬瓜、梨子、西瓜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平时注意足下、背部及下腹部丹田部位的防寒保暖。
主持人佳欣:好的,谢谢唐医生,有四肢冰凉情况的朋友要注意少吃生冷的东西了。我们来看一下,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