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易发生于中老年阶段,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病情有越重的趋势,病程中多出现肾阳亏虚,甚则肾阳衰竭。肾阳虚则容易导致心、脾阳亏虚,痰浊、瘀血内生,痰浊、瘀血痹阻心脉致胸痹发生。西医学主要通过改善血液流动、降低血脂及血液黏稠度等方法来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肾阳虚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的根本,而老人普遍多肾阳虚。
此外,肾阳虚不能温煦、蒸化、推动,导致痰浊、瘀血内生,从而痹阻心脉、阻滞胸阳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的必然,所以温肾阳、通心阳、化浊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治法。如果说胸中阳气充足,即使进行比较重的体力劳动,也不会觉得胸闷憋气,更不会因为比较大的情绪刺激、劳倦,而出现心痛、晕厥等表现。一般来说,平素心肾阳虚的人,稍微受点寒冷,就容易出现胸闷、胸痛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表现。
本病的病机在于肾阳亏虚、年老体弱、心脾阳不振,各职失司。
心阳不振,则血脉失于温煦而痹阻不畅,导致寒凝脉中、心脉瘀阻不通,不通则痛。后天之脾阳失去先天肾阳的温养,脾失健运,水湿不能蒸化,阻遏胸阳,则成痰浊,这些瘀血、痰浊内生,最终导致心脉失畅,胸痹产生。衰老的基础是肾虚,而肾虚可促进瘀血的发生与发展,反过来瘀血又会加重肾虚。
综上所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为肾气虚、肾阳虚为本,痰浊阴寒、瘀血为标。
本病多由肾阳虚导致机体脏腑功能低下,痰浊、瘀血内生,停滞失化,痹阻心脉,因此温肾阳、通心阳、化瘀化浊治法尤其重要。
扶阳防治高血压
很多人都认为,高血压的中医病机根源在于阴虚阳亢,但其实大多数高血压的根本原因在于阳虚。
阳气具有气化的功能,如果阳气亏虚不能发挥正常的气化功能,就会导致痰湿和瘀血在体内产生。
一般阳气虚者多形体偏胖,下肢怕冷,舌色偏淡或者偏暗,舌苔厚腻,验血时会发现血脂、血糖比较高。痰湿、瘀血如果沉积在血管上,一方面会使脉管的宽度变小,血流的阻力增加;
另一方面会使血管的弹性降低,即不能够根据血流的变化收缩和舒张,这些除了会导致血流的阻力增加,还会带来其他的风险。
因为痰湿、瘀血沉积在血管上会导致血流的阻力增加,所以心脏需要用更大的压力,才能够将血液输送到全身,这样就会导致血压增高(图1)。
通常情况下,高血压的患者在冬天或者说气温急骤降低的时候,血压会增高,甚至会发生意外。如果高血压是由于阴虚阳亢导致的,那么在这些季节应该减轻才对,为什么反而会加重呢?
中医学认为,阴寒是收引的、凝滞的,会让血管收缩变硬,会让血流更加不通畅,于是在自然界阴盛阳弱的时候(比如冬季或气温骤降时)血压很容易升高。
目前公认的导致高血压病的致病因素,如吸烟、喝啤酒、肥胖、高盐、运动量少等或是损伤阳气的表现,或是阳气损伤的原因,因此大多数慢性高血压病的患者,其病机根源在于阳气虚损。
图1阳虚导致血压高的机制
根据临床多年的经验发现,高血压患者的血管紧张度非常高,相当于中医学的“紧脉”,“紧脉”所代表的是寒凝。同时,因为血压升高,心脏的负荷就会加重,就需要消耗心脏更多的阳气。
这也是为什么常年血压高的患者,都会出现高血压心脏病、慢性左心衰竭等,中医辨证属于心阳虚的继发疾病。因为心脏的阳气,总有被耗伤到表现出疾病的那一天。
而现在大多降血压的药物更多的只是抑制心脏和血管的收缩力度,并没有针对高血压的根本原因进行解决,所以高血压也就成了不治之症,需要长年累月不间断地服药来控制血压。如果在防治高血压的时候注意扶助阳气,阳气恢复之后能够将血管里的痰湿、瘀血化解,同时减轻过高的血压对于心脏的伤害。
扶助阳气可以通过艾灸人体下部的穴位、足浴等方式引火归元,通过扶助阳气的方式来防治高血压往往效果更好,有些患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高血压,可以通过恢复阳气正常的功能控制血压,即使一段时间内停掉降压药,也能让血压长期地控制在比较正常的水平。
中医学的扶助阳气、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逐痰化瘀等方法,从西医学的角度看,主要包括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强化血液以及细胞组织代谢,清理体内的*素,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缓解肾脏以及全身细小动脉的痉挛及狭窄,从而降低血压(图2)。
图2扶阳防治高血压的原理
扶阳防治糖尿病
现在普遍认为,糖尿病的中医病机根源在于气阴两虚,但是针对这个病机进行治疗虽然能够取效于一时,长期的效果并不好,甚至愈治愈烈。通过对被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形体消瘦、口渴多饮的患者不多,更多的患者表现为倦怠乏力,面色白,形寒肢冷,性情淡漠,甚或阳痿,舌质淡嫩,苔腻或者润滑;
此外,通常这些人的形体较胖、腹大而软,以上这些都是阳气亏虚的表现,据此可见,糖尿病内在的病机当是阳虚。
人通过脾胃阳气将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也就是营养物质,然后再将这些营养物质输布到人体所需要的地方。我们所吃的食物经过消化吸收转换成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血液之后,应该到需要他的地方,如各个细胞、组织、器官。但如果脾胃阳气不足,无法发挥正常的输布功能,那么血液中的糖便会增高,而需要糖分的细胞、组织、器官,就会因为能量不足而出现活动力下降,于是糖尿病的患者便会出现上面所说的倦怠乏力、面色白、形寒肢冷、性情淡漠甚或阳痿等表现。
就好比一个河流没有灌溉到应该灌溉的地方,出现水位过高而泛滥一样。如果脾转运、输部的功能正常,就能让血液中过多的葡萄糖进入到需要它的地方,这样既解决了高血糖,同时也能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在治疗糖尿病的时候应当注重扶助其阳气。
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浓度比较高,所以皮肤一旦有损伤,便很难愈合,可能会烫伤人体皮肤的扶阳方法应当慎用,比如泡脚时温度不能太高、艾灸时间不要太长等,可以多采用一些有氧运动来防治糖尿病。
从中医学角度,这些运动能够补助和通畅阳气,通行气血。因为气虚是阳虚之始,所以扶阳应当注重补气,对于糖尿病患者,平时可以吃一些补气的药食,比如山药、西洋参、*芪等。此外,也可通过穴位贴敷的方式,达到益气扶阳的效果。
扶阳防治肿瘤
人的脏腑、器官当中,有两个器官不会长肿瘤,一个是心脏,另一个就是小肠。
究其原因,西医学没有明确的解释,从中医学角度,心脏为阳中之太阳,且心与小肠互为表里,这两个脏器是五脏六腑当中阳气最重的,而长在内脏上的肿瘤以属阴寒者为多,所以就最不容易长肿瘤。
图3阳气虚导致衰老的机制
明代《外科正宗》记载,采用火针(图3)在“痰核”“岩”“瘤”等局部针刺能抑制消除其生长,其理论就是认为肿瘤是痰瘀*邪停聚于身体局部,用高温的火针可以温散局部停聚的痰瘀*邪。
按照西医学观点,火针能治疗浅表的肿瘤,一方面是因为火针的温热作用能够直接杀死癌细胞;另一方面是因为火针刺激可以提高针刺局部的免疫细胞、免疫因子的浓度,通过提高局部的免疫反应来消除癌细胞。
日本医学家石原结实博士提出“癌细胞怕热”理论认为,人的体温在35℃时癌细胞最为活跃;反之,人体温达到39.6以上,癌细胞就会全部死亡。很多相关研究也表明,癌细胞相比正常细胞对体内高温的耐受能力更差。
19世纪,德国一位Busch医生,发现多例自然治愈的肿瘤,患者因得肺炎和丹*等疾病,连续发高烧1~2个周,意外地治好了肿瘤。
此外,医院的克莱医生,同样发表了有肿瘤患者因得肺炎和丹*引起的持续高烧后,治愈肿瘤的实例。以上的临床案例证明癌细胞怕高温,虽然用发烧的办法治疗肿瘤的风险很高,并不值得推广,不过通过扶助阳气,提高我们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可以起到防治肿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