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17时55分,距离约定的采访时间还差5分钟,刘庆宽教授就已等在石家庄铁道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门口了,西装笔挺,面带微笑。“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实验室吧。”没有多少客套,采访直接从参观开始。
▲刘庆宽和他的风洞实验室
做科研“呼风唤雨”
风工程研究中心一楼,一个巨大的洞式回廊,要风得风,最大风速可达80米/秒;要雨得雨,可模拟从小雨到大暴雨的各级雨量。
这个风洞实验室有啥用?
“风洞试验,就是利用相似原理,将大桥、高楼等研究对象做成缩尺模型放置于风洞中,在特定的风场下,利用测试设备测试模型上的风压、风力,研究模型在风作用下的内力、位移、振动情况,再利用相似关系反算到真实结构上,作为设计的依据,判断结构在强风下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刘庆宽拿起几张被大风摧毁的楼体、桥梁的照片,给出了一个数据: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中,85%是风灾和风灾的次生灾害造成的。风,看似无形,却无处不在。中国是世界上风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场大风会造成上千万人口受灾,经济损失常高达数百亿元。
“抗风研究非常必要,尤其是土木建设大发展的时期。没有风洞实验室,很多抗风研究都无法顺利进行。”年,结束在日本近5年的学习和研究,刘庆宽回到石家庄铁道大学(当时为“石家庄铁道学院”),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开始筹建风洞实验室和风工程研究中心。其中的辛苦,他不愿多谈。
“近年来河北省的众多大型工程,如石家庄火车站、河北体育中心、石家庄国际展览中心、各个地级市的文化体育中心等标志性建筑,我们都进行了抗风专项研究。”陈列室内摆放着许多建筑模型和工程照片,作为我省唯一的建筑风洞,研究中心目前已完成了余项大型工程的专项研究。“感觉风洞筹建和项目研究期间的诸多辛苦都没有白费。”刘庆宽说。
▲刘庆宽介绍进行过抗风专项研究的大型工程。
带学生授业传道
刘庆宽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和慈严并重的家风的影响。他把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职业精神结合在一起,授业传教,希望通过言传身教,把学生培养成“有情有爱、有智有识、做事认真的人”。
风工程研究中心整座楼没有保洁,专门制定了卫生打扫规范,每处需要打扫的地方、需要打扫到什么程度,都一一拍照并标注。“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研究报告的科学性,与一个人的行事风格是高度相关的。”为了培养良好的习惯,刘庆宽要求学生在正式场合要穿正装,电话邮件必须规范,即使发条短信,从称呼到署名也都要完整无缺,“拿出职业的态度,才会有好的职业效果。这些看似表面的东西同内在是互相影响的。有每个环节的严谨,才能保证整体结果的可靠。”
刘庆宽利用假期专门完成了一本教学生做事规则和交往礼仪的书。“写的都是小故事。把这些年带学生和对外交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作为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到进入职场过程中的参考。”
润物无声。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的良好习惯逐渐显出成效,他们毕业后有的远赴海外继续深造研究,有的在企业崭露头角。
虽然也有一些其他称号,但刘庆宽最在意的是教师这个身份。“专心做研究,用心带学生,看到学生有成就,是最大的喜悦。”
谈情怀真诚质朴
“当初有没有其他选择,比如平台更好、研究基础更好的地方?”提及刘庆宽的海归经历,很自然问及这个问题。
“就土木工程领域来说,国外虽然研究基础好,但是国内正处在基建大发展的时期,机遇多,需求大,更容易体现研究的价值,归国无论从内心的归属还是从个人发展角度,都是很好的选择。”刘庆宽的想法很自然,“能把所学的应用出来就知足了。”
“情怀”植根于心。“我们的研究和教学,都应该是让大家工作生活得更好,这应该是坚持的目标。”刘庆宽说,“教育不是把人教育成‘聪明人’,去利用各种*策的空子投机钻营获私利,而是培养成有目标、讲规则、重成效的人。”业余时间,他还会通过各种渠道做科普,传经验,提建议。他这样诠释自己对爱的理解,因为心中有爱,才愿意研究风,才乐意倾注心血培养学生,才会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表达出来。
采访结束,刘教授坚持送到门外,初春的傍晚颇有寒意,他站在风里,一直目送我们的车转弯远去。
(燕赵都市报记者刘岚/文张克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