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螳螂观察
作者
叶小安
连续拿下家电行业第一的美的正大步向前,不断在汽车、芯片等领域多元化布局,扩展业务边界。
据证券时报报道,1月10日,美的集团在互动平台表示,“年下半年美的进入芯片领域,开始于年开始量产,主要投产的芯片类型为MCU控制芯片,全年产量约万颗。同时计划在年将出货万颗芯片。”
值得注意的是,海信次日紧接着发布全自研8KAI画质芯片,并交出家电业发力芯片的成绩单。截至目前,格力、TCL科技以及康佳等国内家电巨头都已在芯片领域展开了布局。那么,美的能否突出重围?又能否解决行业普遍缺芯的问题?
美的造芯“野望”
美的造芯并不是稀罕事。
早在年12月,美的集团通过旗下美的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了上海美仁半导体有限公司,专注于半导体芯片开发、设计和销售。
在这之前,美的也与多家半导体公司展开合作,以此在芯片领域展开布局。年,美的与三安光电达成战略合作,双方专注于GaN(氮化镓)、SiC(碳化硅)半导体功率器件芯片等研发;年年初,美的与佛山市美的空调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美垦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专注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与销售等。
现如今,美的MCU控制芯片实现量产,意味着美的造芯进程算是正式踏入正轨。但美的入局芯片领域也并不算早,海信、康佳等家电企业大多也实现了自研芯片的量产。
年,TCL就通过与国投电子共同投资兴建爱思科微电子入局芯片设计领域,该公司是国家“九O九”工程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产品包括消费类芯片、通讯类芯片。
海信则在年就研制出我国第一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并在年、年以及年,先后研制出第二代、第三代及第四代超高清画质引擎芯片;再到今年年初,海信发布中国首颗全自研8KAI画质芯片。
康佳进入芯片研发领域的时间与美的相同,年康佳成立了半导体科技事业部;到年,其第一款嵌入式存储主控芯片KSA也实现规模量产。
可见的是,家电行业已经开启了一场“造芯大战”,但为何大家要造芯?美的底气又在哪?
为何要造芯?
家电行业早就进入了存量之争,在芯片技术被国外卡脖子以及家电智能化升级的背景下,企业们要生存或增量就需要造芯来增强竞争力,多元化营收。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国产家电市场全品类零售规模同比增长率从年开始平均就已经跌破百分之十,到了年,中国家电零售市场规模已同比下降11.3%。同时随着家电新势力包括华为、小米等品牌的不断冲击,传统家电企业品牌再受到挤压。
整个行业下行压力逐渐增大,同时还面临新、老势力的竞争压力,因此家电企业们必须加速多元化的发展,来分担营收上的压力。
根据Ericsson统计,半导体在AIoT产业链中价值占比约为10%,而按照年全球AIoT市场规模亿美元计算,预计半导体价值量达到亿美元,约亿人民币。随着落地应用与需求的提升,芯片板块将重点受益。
但长期以来,我国有关白色家电控制器方面的芯片长期被海外“卡脖子”。据IHS数据,年中国MCU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亿元,~年中国MCU市场CAGR为8.99%。但我国MCU市场仅占全球比例约23%,该市场长期被海外七大MCU巨头ST、NXP、Microchip、Renesas等包揽75%以上份额。
况且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到来,芯片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华西证券研报曾表示,“随着智能化升级,空调、洗衣机、洗碗机等通常需要使用2组或3组智能功率模块,电源管理芯片1至8颗,主控MCU从8位升级至32位,通信单元新增Wi-Fi6/蓝牙协议,传感器数量和感知精度增加等。”
正是基于以上种种趋势,家电企业们纷纷涌入造芯的队伍中。然而入局较晚的美的近期加大造芯举措的支撑点在哪?
一方面是,美的营收、净利及应收账款都维持正面水准,在家电行业取得龙头地位的优势也为芯片研发奠定了基础。
财报显示,年上半年,美的集团以亿元营收规模反超格力.11亿元营收规模,终结后者维持了24年的空调龙头地位。净利润方面,年,年,年三季度,美的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19.68%,12.44%,6.53%。
可见的是,美的营收、净利增速都维持增长态势。
在应收(预付)账款方面,年上半年,美的应收票据为59亿元,应收账款亿元,预付款项35亿元,合计亿元,占总资产的9.73%;而应收账款作为一种资产,可以反映公司被其上下游供应商、销售商的资金占用情况,美的应收账款总营收占比低于15%以下,维持在可控水准。
但芯片研发本就是一项成本耗资巨大的项目。格力方面就曾表示,“公司一年花在空调芯片上的成本就有约40亿元。”
美的常年来的研发投入成本也在不断扩大,财报显示,年Q3,美的研发费用达到87.65亿元,同比增长30.51%。
可预见的是,美的自研芯片用于自家产品,或能为公司开支节流带来更高的毛利率。而在整个行业缺芯的大背景下,其也需要自研芯片提升自家产品竞争力。
另一方面,自研芯片也能为公司多元化战略布局助力。
目前美的集团共有五大业务板块,不仅有大家熟悉的家电业务,还包括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数字化创新业务板块。其中家电产品线布局上,美的也不仅限于冰箱、空调等常见的产品,还在电风扇、电磁炉、电饭煲等小家电方面占据着较高的市场份额。
也正是这种多元化产品布局的策略,让美的在营收方面维持着稳步的增长,超越同行拿下家电行业的第一。
而如今在芯片领域大力发展,未来或也能打开美的第二或第三曲线。
除家电芯片外,美的目前也在汽车芯片领域也展开了布局。公司表示称,“汽车芯片将在年进行量产,并首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水泵的控制。”
而公司入局汽车芯片领域的意图,也正是希望美的在芯片领域能多点开花;另一方面则是希望通过自研汽车芯片来提升公司在汽车领域上的竞争力。
早在年,美的就通过收购“云南客车厂”进*商用车领域,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如今美的正加大汽车领域的布局,旗下“美的机电”更名为“美的工业技术”,并开始制造汽车芯片。
以上种种举措证明出美的在芯片研发领域的决心,也证明出美的多元化营收结构、扩展业务边界的决心。但美的要想在芯片市场站稳脚跟,还道阻且长。
技术仍“卡脖子”,造芯只是“伪命题”?
目前不论是手机、汽车还是家电产业,国内企业的造芯技术都还未成熟。这也导致我国芯片市场常年被海外市场垄断。就像上文所述,在MCU市场内,我国MCU市场仅占全球比例约23%,其余75%以上市场份额被海外七大MCU巨头包揽。
这是因为芯片制造链条过长导致,目前芯片研制的流程包括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多个分散的环节。而大多家电企业并没有实力全链条覆盖的,加之研发成本、人力、技术方面的限制,这也导致部分企业研发的芯片往往在入门级的产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芯片的加工生产往往只有少数大企业能够承担,生产规模很大,投入太少就很难推进。但芯片设计公司在中国却有很多,因为设计往往可以面向应用,小公司也可以做,所以格力们的规模做芯片设计毫无问题。”
正是基于此,家电企业研制的芯片大多都是入门级的芯片设计产品,且倾向于自研自用。好比美的自研的MCU芯片也属于入门级的产品且主要用于自家家电,但旗下美垦半导体公司目前专注于芯片封测领域,实现了“材料到成品”半导体生产线。
除此之外,海信以及康佳等自研的芯片大多也是为自家家电产品提供。比如海信的第四代画质芯片也主要运用至其旗舰电视U7G-PRO产品中,以此实现了XDR显示。
但入门级产品也并不代表着毫无用处,好比MCU芯片在整个家电产业上的应用场景却是十分广泛、需求量庞大的。
根据德勤预测,年期间许多类型的芯片仍将面临短缺,紧缺状况将持续24个月才会得到缓解。然而在这种紧缺情况下,MCU的需求量不降反增。据行业研究ReserchAndMarkets统计,年全球MCU出货量在亿颗以上。
据了解,MCU应用场景包含生活中的所有家电产品,比如冰箱、空调充电器、鼠标以及键盘等等,所以这也催生出该芯片庞大的需求量。
而美的量产MCU,一方面实现该芯片的自给自足,降低对芯片供应商的依赖程度来确保公司的产品产能;另一方面则是能在未来扩充芯片产能及种类前提下,供给给其他厂商来解决行业的缺芯问题。
但仍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技术及产业链条冗长的原因,这也致使家电行业缺芯问题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环绕在大家身边。倪光南也还强调,“芯片的产业链很长,家电企业想要覆盖整个产业链不太现实,家电行业的缺芯问题短时间内仍难以解决。”
由此美的若要想造好芯片,还得做好长期投入资本的准备,以及做好人才及技术方面的积累。
总的来看,造芯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随着入局者越来越多,这也将推动着芯片行业更稳定及快速地发展。美的在不断扩展业务边界驶入造芯浪潮中后,也或能为自身打开第二增长曲线,但能否翻越重重难关拿下芯片市场,依旧需要时间的验证。
《美的年产千万颗MCU,家电造芯潮来势汹汹背后》——时代财经
《家电企业造芯新进展》——半导体行业观察
《家电企业加入造芯大潮:求变,更是求生》——雷科技leitech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