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的吗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阶梯健康首席营养顾问王恬中自叙:
爸爸生病之后,科学脉诊的研究先由王晋中接手,爸爸离开后,我回到台湾正式接手研究团队的科学脉诊,并与各界合作中,我们把中医脉诊推向一个更新潮概念,“大数据”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与西医合作,利用统计学分析
我们开始与西医研究合作,将独立个体病患或健康检查者的西医数据与脉诊数据同时收集起来,经由数据累积,我们与西医临床正式开始接轨。
首先使用统计学分析,找出特定血液检查或是各疾病状态下脉象上数字的差异。
举例来说,我们把正常与有糖尿病的个体脉象做统计分析,发现脾经与肺经在有糖尿病的情况会比较低,再把所有人脾经与血糖的关系以线性回归分析时,发现脾经越低,空腹血糖就会越高,所以我们得知脾经越虚弱(能量越低的时候)得糖尿病的机会越大。
当收集研究的数据越来越多时,我们也开始使用AI,让电脑帮我们将人的脉象分门别类,进而找出不同的健康状态与未来疾病的趋势。
科学脉诊的作用是“治未病”
科学脉诊的研究目标其实是当我们知道生病的脉象是什么,就可以找到不让疾病脉象出现的方法,进而了解疾病应如何预防。
生病的时候,如果知道脉象上的体质,针对个人状态,选择更适合的治疗方法,我们也在大数据中发现,很多西医对于脉象的影响不同,例如一样控制血糖的西药,用在不同人身上,发挥的效果不同,我们也发现有一些西药,对于脉象的影响很明显,很有可能就是因为病患本身体质不同,所以适合的西药也不一样。
每个人的身体都是非常特别的,即使基因一样的同卵双胞胎,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最终的体质也会不一样,基因再好,如果长时间用错误的方式对待自己,最终身体也会非常糟糕。
我认为脉象并不是一个拿来诊断疾病的东西,其最大的用途是帮我们根据分析出的脉象,用正确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身体,
这也是我们努力研究的方面,为此我们也开始积极与中医合作,研究各种中医治疗方式对于脉象的作用与影响,期待可以用脉诊研究出一系列针对不同体质正确管理身体的方法,让每个人都可以在身体还没有出现大问题之前及时进行矫正。
看到这边,一定有人会说我们是不是取代中医呢,当然不是,中医可以做的事情远远超过一台脉诊仪的量测,把脉(切)只是中医用来诊断的四大项目之一,中医师在看诊时还需要更重要的是,中医有更精准与更安全的方式进行中医治疗,当我们的身体不是吃吃东西,做做运动就可以调整回来的时候,绝对不要想自己在家里当医生,让我们一起尊重专来,也依赖专业,别把自己当成神农,在家里尝百草,身体有状况时就交给专业的来处理吧!
脉诊的确是科学
以往,每天在饭桌上总是听爸爸说他研究的脉诊是中医,从小听着各经络长大的我,一直觉爸爸就是研究中医的人,如果有人问我爸爸做什么的,我总是支支吾吾地说
当初的我,觉得为什么要研究中医这么老古董的东西,应该要研究更新的玩意儿,这样小孩才会很有面子啊,我从小就觉得是世界唯一的真理,一讲到爸爸在研究中医,好像就不科学了。
爸爸离开前,给我上了很多课,教给我的科学脉诊也像是一个个现象,到了他离开后,我真正开始接手研究脉诊的时候,才发现如果脉诊不是科学,那因果分析系统上就没有科学了,很多我以前没搞懂的身体问题,在学习脉诊之后,都清楚了,而且都有解答了,我突然体会到中医脉诊真的是妙不可言,也开始觉得研究中医是一件很酷的事。
我们是中医,也不是中医
有一次受邀去花莲慈济大学对中医系的学生进行一场演讲,在QA时间,有一位金发的外国学生用很流利的中文跟我说,我演讲的不是中医,我当时很着急回答,这就是中医,我们所有东西都是由中医发展出来的,甚至大言不惭地跟他说,要不你自己回去读读《气的乐章》这本书,你就会知道这就是中医。
搭火车离开花莲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他说我们研究的这个不是中医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意思,最后我才了解到,他所谓的不是中医并不是一种攻击,而是代表这个东西其实跟中医可能不是完全一样的东西。
科学脉诊是由中医脉诊的概念出发,而爸爸也一直在找与中医连接的关系,我们研究出来的东西,其实是一个现象,现象是真实且不能改变的,而中医的说法却是人为的。
中医有可能因为经验的不同,有不一样的说法与结果,但在科学脉诊研究的结果里,其实都一样。
所以我们是中医,也不是中医!
中医那些历史悠久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参考,也应该当成是我们继续研究的目标,但是如果我们看到与中医不同说法的时,也不应该乱掰硬拗解释中医的观点,因为数据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客观地阐述现象,这就是真正的王唯工精神,而我们会秉持着这个精神,继续我们科学脉诊的研究。
王恬中—阶梯健康首席营养顾问
美国马里兰大学营养硕士
父亲王唯工,“气血共振”理论奠基者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
台湾中央研究院生物物理所所长
台湾中国医药学院中医系教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