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广医科普恼人的痛风,中医怎么治 [复制链接]

1#
医院订阅哦!

恼人的痛风,中医怎么治

痛风是因血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内而引发的一种疾病,沉积的结晶导致关节内和关节周围出现疼痛性炎症发作。主要临床特征为血尿酸升高、反复发作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是一个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现代医学表明,痛风源于嘌呤代谢紊乱。起决定作用的为六种元素,分别为:遗传因素、性别、饮食、药物、糖尿病与肥胖。祖国医学认为,正气不足是痛风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气不足更易遭受外邪的入侵,因此痛风的发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归根结底,痛风的病性为本虚标实——“本”是指脾气亏虚、脾失健运、脏腑蕴热;“标”是指热*、湿浊、痰瘀。

中医治疗

1.急性期湿、热、*、瘀痹阻关节,治以清热利湿、解*祛瘀。

痛风好发于体胖之“盛人”,急性期多表现为关节突发红肿热痛,常以足部第一跖趾关节受累,即所谓“高粱之变,足生大疔”。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脾失健运,加之过食膏粱厚味,以致湿热内蕴,兼因外感风湿热邪,或因人素体阳盛,阴液不足,感邪从阳热化,脏腑积热,热郁为*,热*气壅于血脉,循于经络,湿、热、瘀、*留滞经络骨节,气血不能畅道,导致关节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

急性期证见突发关节红肿热痛如燎,以四肢小关节为甚,肢体困重,关节活动受限,兼有发热,有汗不解,心烦,口渴不欲饮,便干尿赤,舌质红,苔*腻或燥,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解*祛瘀,方选当归拈痛汤合四妙丸加味。

2.间歇期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治以益气健脾、化湿通利。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过后,关节肿痛已消,进入间歇期。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脾气亏虚为痛风发病之本,脾失健运、湿浊内生为痛风发病之病机关键,此期当以益气健脾、化湿通利为法。

间歇期患者关节已无明显肿痛,周身无明显不适,表现为高尿酸血症,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此期热*之邪虽解,湿浊之邪缠绵,当以益气健脾、化湿通利,方选四君子汤加味。

3.慢性期痰瘀胶着、虚实夹杂,治以健脾益肾,化浊排*。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当,最终进展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多在起病10年后出现,是病程进入慢性期的标志。湿浊*邪留滞血中,不得泄利,积滞日久,致痰浊内生、血脉瘀阻,并损及他脏。

一方面,痰瘀互结、闭阻经络,深入骨骸则致关节肿胀、疼痛、僵硬、畸形,久之痰浊瘀腐则见溃流脂浊;痰湿瘀结胶着于肢体及耳轮,变生痛风石。另一方面,病久不愈损伤肾脏,致脾肾阳虚,脾虚则运化无权,湿浊不能排泄,湿浊积蓄;肾虚则气化不利,不能通调水道,分清别浊,致浊*淤积,甚则发为关格之变。另外,痰湿瘀阻脉道,血流不畅,甚至脉道闭涩,故痛风患者常伴发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病,使病情逐渐加重,缠绵难愈。

因此,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虚实夹杂,当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治疗上重在健脾益肾,化浊排*,方选四君子汤合肾气丸加味。

本文作者为医院风湿病科

主任医师刘宏潇

来源:风湿病科 

编辑:张 婧 

统筹:尹 璐 

监制:王笑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