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炊烟
无论我身在何方,脑海里永远挥之不去对故乡的记忆。尤其是故乡家家户户的袅袅炊烟,已铭记于心中,是我心里永不凋谢的美丽画卷。
图片
炊烟,是人们回家吃饭的信号。炊烟,是一根长长的绳索,一头牵着饭菜的清香,一头牵着孩子们对回家吃饭垂涎欲滴的渴望。曾经的早晨、午间和傍晚,各家房顶的炊烟,轻轻袅袅,飘荡在村庄的上空,散发着柴草的辛辣味儿,接着就裹挟了饭菜的清香。那氤氲飘忽的炊烟好像是人们回家的信号。一看到村里的炊烟升起,收工的农民,下班的工人,放学的孩子,似同时听到召唤,寻着炊烟升起的地方,从条条乡间路上汇入村庄,推开一扇扇温馨的家门。记得小时候,我们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家屋顶上何时冒出炊烟,当一缕缕炊烟升起时,不管在放学的路上,还是在割猪草的地里,我们都会加快回家的步伐。随着母亲一声“回家吃饭啰”,我们的胃口和心情一起欢畅起来。
炊烟,是父老乡亲眼中最美丽的风景。有云雾缭绕,仙境一般的炊烟升起时,人们心中就踏实而欢悦;像我一样,离家的游子,每当闻到炊烟的味道、温暖的情感就涌入心田,因为,炊烟升起的地方是我的故土家园,那里有我日夜顾盼牵念的亲人。
图片
记忆中,我家的厨房里有一个很大的炉灶,上面放着一口约一米见方的大铁锅,这是蒸馍用的。还有一个小炉灶,是做饭和炒菜时用。炉灶旁边,常年堆放着一堆干柴禾,有树枝,碎木屑,干玉米芯等。我的母亲整天就围绕着这个炉灶打转,做出一大家子人的一日三餐。稍懂事后,我就给母亲帮忙,一手拉风箱,一手把柴禾扔进炉膛里,火舌便携带着烟尘拂过我的脸庞,热烘烘的,冬天烧火暖暖的感觉很好。令我难忘的是等饭做好后,我会在炉膛里的灰堆里埋上几根细长的红薯,烤上十几分钟红薯就熟了。我们急不可待地掰开烤熟的红薯,里面金黄金黄的,香气扑鼻。咬一口,软绵绵、香喷喷、甜蜜蜜、热乎乎的,烫得我直流眼泪,噎得直打嗝嗝。那个香甜味儿,真是一辈子都铭记在心里了。可是一到夏天,烧火的人就看不出脸的原色了。特别是遇到连阴雨天,柴禾淋湿了,浓烟呛得人阵阵咳嗽,烟熏火燎,让人都流出了眼泪。
图片
后来,我结婚分家另起了小灶。我也盘了一个大炉灶做蒸馍用,又盘了一个小炉灶供烧汤炒菜用。每当我从学校下班回家,妻子也从地里下了工,看见邻居家烟囱冒烟,妻就赶忙开始做饭。先是在锅灶下面放上一把麦秸或几片玉米皮,上边再把硬柴放上去。点着后,便开始不紧不慢地拉开了风箱。呱嗒,呱塔的风箱声便从各家传了出来,形成一曲美妙的大合唱。随之,一股股浓浓的黑烟就从各家屋顶的烟囱里滚滚而出,飘散开来。然后形成一团,笼罩在村子的上空。一会儿,浓烟变成了轻烟,炉膛里的火也着旺了,再过一会儿,饭菜的香味四溢。接着妻子便在大街小巷里呼喊着儿子吃饭。正玩在兴上的孩子们,个个手脸弄得乌黑,衣服上满是尘土。无奈,吃饭前先要听阵妻子的责骂声。
图片
最让我怀念的还是拾柴禾。在那个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年代,集体的棉花柴是按劳动力分配的,我家劳力少,仅能分下十数八捆棉柴,根本不够烧。于是,妻一有空便到离村子二三里远的地方割蒿草、搂柿树叶,这些柴禾拾光了,就得到较远的峨嵋岭上割枣刺。镰刀用力一割,稍不注意脸就被枣刺扎破了。紧紧张张地砍上一会儿,用绳子捆绑在枣刺根上拉回来,结果还蒸不熟一锅馍。如果拾柴时间延长,误了上工的时间,队长就不给你派活,也就没有工分可挣了。那年月的艰苦日子,实在是难熬啊!
然而,这舒展了千百年的水墨丹青的炊烟图,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褪色了。上世纪90年代,液化气及液化灶的出现,可以说是厨房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简单到只要旋钮一开,火苗便呼呼地冒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城市和乡村又铺进了天然气管道,人们做饭取暖,用上了现代化的天然气炉具,不仅清洁卫生,干净方便,价钱还便宜。街道上堆的柴草垛越来越少,那些收获后的庄稼秸秆,直接切割粉碎还田造肥了。只有一部分不习惯用电、用气的老年人,还用柴草铁锅烧饭取暖。现在,生活富裕起来的人家,都住进了城里。今年,新农村建设和旧村庄改造,用楼房置换了几代人居住的老屋。这变化来得太快,快得让年轻人喜上眉梢,快得让父辈们手足无措。
图片
如今,在我家
的厨房里,四壁贴着白瓷砖,干净整洁。案面上,一字排开的微波炉、电磁炉、天然气炉等现代化灶具一应俱全,现在的生活真是美咂啦!厨房里再也看不见烟熏火燎了,而记忆中的炊烟,也渐渐隐匿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图片
多少年来,那淡淡而妖娆的炊烟,一直轻盈飘缈在我的记忆中,它如一幅永不褪色的多彩画卷,定格在我的记忆中,缠绕在我的心头,牵引着我思乡的脚步。不管我回到故乡还是行走在异城他乡,只要看到那袅袅升起的炊烟,闻到空中散发着燃烧柴草的清香,我的心中就会感觉到少有的温馨。农村的炊烟,那样让人留恋,那样让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