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发病年龄 https://m.39.net/pf/a_4767436.html大运河,穿越千年的传奇。浩浩汤汤的运河水,流淌千年,它孕育了更见证了淮安的成长与变迁。全国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粮储运中心、盐榷税务中心、漕船制造中心……在大运河承载中国航运主枢纽的时代,淮安因运河而兴,成为运河线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被称为“运河之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与大运河相生相伴的淮安,主动接轨国家战略,统筹做好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努力在全国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体现淮安担当、打造淮安样板,昔日的“运河之都”正焕发出新时代风采。
王昊摄
千年流淌不息文化绵延不绝
漕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运输体系。大运河主要因漕运而兴,是世界最长、最著名的人工运河。淮安位于大运河与古淮河交汇处,扼淮牵运,是历代南漕北运的重要枢纽。明清两朝的淮安府,自设漕运总督部院之后,又在清江浦设河道总督。淮安附近盛产盐,加上漕运发达,食盐行销全国,也让淮安商业金融生生不息。淮安榷关是全国最大的钞关,上缴关税占当时全国的一半之多。
融“漕、河、盐、榷”四大重地于一身的淮安,也迎来了她的黄金年代。这里有“仓房四十区”,转储江南数省漕粮;“清江漕船厂”绵延23里,拥有工匠余名;治河名臣如潘季驯、靳辅、张鹏翮以及著名水利专家陈潢、郭大昌等均在这里大显身手;“夹岸数十里,街市栉比”“淮郡三城内外,烟火数十万家”……诸多文坛泰斗为繁华的淮安留下大量锦绣华章。“南船北马,商贾云集”,淮安繁华与喧嚣了多年。
大运河不仅哺育了淮安城市,而且造就了一代伟人周恩来、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抗倭状元沈坤、抗英民族英雄关天培、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温病条辨》作者吴鞠通等一大批彪炳史册的历史名人。
王昊摄
紧扣文化传承把牢生态红线
作为因运河而兴的城市,淮安孕育了集漕、河、盐、榷为一体的独特的运河文化,保存了相当丰富的大运河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大量的河道工程遗存,漕运总督署、河道总督署、淮关监督署等官衙遗存,漕船厂、常盈仓、盘粮厅等漕运相关设施遗存,惠济祠、大王庙、陈潘二公祠等祠宇遗存,以及运河线上的古城镇遗存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种多样,包括河工文化、漕运文化、榷税文化、运河宗教信仰文化、戏曲文化、美食文化等。
大运河是老祖宗留给淮安人民最宝贵的遗产和财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既是淮安人民饮水思源、传承文脉的感情所系,更是淮安城市重现辉煌、重新崛起的重要路径。
进入新时代,淮安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统筹推进遗产保护、生态修复、配套建设、资源利用等各项工作,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一直走在前列。河下古镇、清江浦街区、中国漕运城、板闸遗址公园、西游记文化体验园、方特主题乐园等一个个建成或在建的文旅项目宛如镶嵌在运河沿线的一颗颗珍珠。
王昊摄
聚焦项目实施快马加鞭推进
大运河淮安段是大运河全线历史最早、延续最久、变迁最复杂的河段,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航运功能。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项目建设是我省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省交通运输厅将建设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列为我省交通强国建设江苏十大样板之一,其中淮安市境内淮安船闸至九龙湖公园,长约16公里,被列为全省4个示范段之一。
近年来,淮安以京杭运河淮安段绿色现代航运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推动淮安内河水运转型发展,让绿色成为这条“黄金水道”的最美底色。立足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高度,淮安进行统筹谋划,将全线61.8公里与示范段同步实施、同标准提升改造。沿线各区结合自身特色,优化细化本地方案,共同打造绿色现代航运“淮安样板”。同时,对沿线重要节点、广场、文化标识、码头等统筹规划,积极建设沿河风光带、游园、慢行系统、体育园林,打造大运河文化长廊升级版。
历史上,大运河曾起到了“半天下之财富,悉由此路进”的巨大作用。今天,淮安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正全力打造富有活力的运河文化经济带,让这条悠久的运河更好地造福民众、焕发生机。
干石泉摄
融媒体记者梁宝华刘权
融媒体编辑宋莹莹
通讯员孙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