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作为官窍之一,黄帝内经也说舌乃心之 [复制链接]

1#
河南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53.html

中医里有一个“官窍”的说法,当然,这可不是什么当官的窍门,而是特指身体的一些器官和孔窍。其中的“官”,也就是我们现在说到的五官,包括目、舌、口、鼻、目、耳。

虽然,五官都长在头上,但它们却又分属于五个脏腑,成为五脏的“外候”。

什么是外候?简而言之,由于五脏是深藏在体内而不可见的,那么这五官就是五脏在体表的一个标示,用以反应五脏在体内的功能状态。

比如《素问.生气通天大论》:

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五官者,五脏之阅也”。

这就是五官和五脏关系的最初始的描述,当然,在五官之外,咽喉实际上也被归纳于“官”的范畴。

我们平时说的五官七窍(眼睛和鼻子、耳朵都是左右各一的),又可以称为清窍、上窍、阳窍,因为它们都位于头部,是身体的最上端,而“上为阳”,所以就有了这么多别名。

于是,《*帝内经》所说的“清阳出上窍”,也就是指人体的清阳之气从五官出入的意思。

由此可见,五脏的精气分别通于五官七窍。那么一旦五脏有病,多数就能在七窍上反映出来。

因此,《*帝内经》说:“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官窍都有对应的脏腑,但也不能和其它脏腑截然分开,这样才能体现出局部和整体的统一。

今天,我们主要就来说说“舌”这个官窍。

为什么选择“舌”呢?因为相对来说,它又是五官七窍里比较特殊的一个,也是历代中医观察得最多的一个。

从脏腑联系来说,舌内应的脏腑是心,主要功能是主管味觉,也参与咀嚼、吞咽、发声等动作。

中医四诊里有一门专门的“舌诊”,也就是通过观察舌象以辨察身体脏腑的功能,以及体内阴阳气血的虚盈变化。

舌的位置在口腔底部,中医一般将其分为四部分:舌根(舌本)、舌中、舌尖、舌旁。

从舌体来说,它又可以分上下两面,上面称为舌背、舌面,上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表面附有舌苔。

舌的下面叫作舌底、舌腹,正中有舌系带。中医所说的“舌系”包括舌下静脉丛和舌系带。这里还有两个奇穴,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那么,舌这个官窍有哪些生理功能呢?

1、主管味觉:

这是舌最重要也最常见的一个生理功能,包括味道的辨识,以及参与咀嚼、吞咽、发音等动作。

这些功能,有赖于“心”这个君主之官,比如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这两个方面,都会直接决定“舌”的味觉、发音、吞咽等等。

2、心开窍于舌:

作为心的外窍,中医又称之为“舌乃心之苗”。这一方面和经络循行有关,比如心经的经筋和别络,都上系于舌。

另外一方面,心的气血通过经脉的流注,也会上通于舌,这样才能保持舌体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因此,通过观察舌的变化,就可以测知心脏的气血虚实和机能情况。如果它的功能正常,那么舌体才能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也灵敏,吃东西吞咽说话都能流利。

一旦心的功能有所异常了,就会在舌上反映出来:

如心阳不足,就会出现舌质淡白胖嫩;

如果心血不足,就会发现舌质淡白;

如果心火上炎,就会有心尖红赤;

如果是心脉瘀阻,舌的颜色就会出现青紫,甚至出现瘀点瘀斑;

如果心主神志异常,就有可能出现舌强、舌卷、语謇或失语等。

最后,尽管“舌为心之窍”,但借助经络的流注,它和五脏六腑都有很密切的关系,如“脾脉连舌本,肾脉挟舌本,肝脉绕舌”等等。这也是历代中医都非常重视舌诊,并逐渐将其当作望诊里的一个主要内容的原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