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让白斑停止发展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424/6188252.html呼吸道传染病从流行病学讲,以冬春季好发,尤其是气候突变时容易发病。主要通过含有病*或细菌的飞沫或者被污染的器具及手而传播,老年人、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都是易感人群。当过度疲劳、受凉等诱因,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下降,从外界侵入或原先存在于呼吸道的病*或细菌可迅速繁殖而发病,70%-80%为病*所致。常见的病*有流感病*(甲乙丙)、副流感病*、呼吸道合胞病*、腺病*、鼻病*、埃可病*、柯萨奇病*、疱疹病*和麻疹病*等。细菌可以直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也可以在病*感染后继发出现。常见的细菌有溶血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偶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自年底至今,全球新冠肺炎流行,根据新冠的流行特点及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瘟病”范畴,如《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中医药应对瘟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历代的瘟病流行中发挥了巨大的医疗救助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集中体现在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温热论》和吴鞠通《温病条辨》等著作里,其中的著名理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与目前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演变规律具有高度吻合性。中医认为,呼吸道传染病在春季发病,具有春瘟特点,发病突然、热象偏盛、容易伤阴、流传极快。春温是中医学的一种说法,主要是指在春季发生的一类热性疾病,症状包括高烧、嗓子疼、咳嗽、头痛、浑身痛,比如肺炎、感冒等都可以称为春温。而春瘟,只是温病的一部分,如流感、流脑、猩红热、麻疹、痄腮、风疹等。春季气候特点1、春季多风。
春季气候多变,在中医里,风邪的特点也是善行而数变,这与春天忽冷忽热多变的气候特点相似,不论风寒、风热都会引起呼吸道的症状。所以春季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高发,这些都与春季的多风特点密切相关。
2、气温变化幅度大,表现为“温暖”的太过与不及。
一段时间气温急剧升高,如同夏天,需要穿短袖;一段时间气温急剧下降,需要马上加衣服。
前一种情况我们中医上叫它“至而太过”,意思是春天应该是温和气候到来,但是一来就太过了,成为了温热的气候;后一种情况我们叫它“应至不至”,意思是应该到了温和的气候了,但是天气还是很寒冷。
3、室内温度偏冷。
春天气温在回升,但房间的暖气逐渐就停了,形成了室外气候温和、室内气候偏冷的特点,长时间呆在室内,如果不注意保暖,就会感受风寒邪气。
4、人体内的阳气在升发,容易感到燥热。
由于阳气的升发作用,春天人容易感到燥热,加之外界气候温暖,常常会过快的减衣服,一旦气候变化,就会受凉感冒。
上述的气候特点、环境特点以及人的体质特点,这三种因素形成了春季我们生活环境的特点:忽冷忽热的寒热不稳定性。这种特点极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慢性肺系疾病急性加重、过敏性疾病高发。
在此基础上,最近又出现了局部的新冠疫情,在这些复杂的气候特点下,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尤其显得重要。春季呼吸道疾病预防01气温回升要懂得“春捂”。“春捂”不要因为天气变热而急着减衣服,气温虽然升高了,也要注意保暖以应对非时之气。即使气温急剧回升,也要意识到室内及晚上温度偏低。因此“保暖”是预防呼吸道疾病主要的措施。02春夏养阳,要“晒太阳”。
晒太阳能养阳气,有呼吸道慢性疾病的人和体质偏弱的中老年人可以在中午多晒太阳,春夏养阳,就是要在阳光明媚的时候多晒太阳,晒太阳就能养阳气、能预防感冒、增强身体抵抗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03春天阳气升发,要锻炼身体。
在公园里、户外空气适宜的地方散步、慢跑,都是顺应自然界春季阳气升发的特点。“形劳而不倦”,依据自身体质的强弱,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都能起到锻炼的效果。
04春季万物复苏,要早起床。
春季主阳、主动,人体的阳气也在复苏、在升动,这时就需要早起,早点投入一天的工作和生活中来。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05提倡“饮食有节”。
一方面饮食适时、适温、适量是“有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依据季节的变换和自身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的特点,调整饮食结构,这也是“有节”。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我们提倡“饱中饥”,就是吃到七成饱。原因是春天肝气偏盛,易乘克脾土,脾胃功能相对虚弱,饮食减少一些,清淡一些,有利于减轻脾胃的负担,这就是在养脾胃。
06室内要通风,保持室内外空气的流通。
开窗通风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开窗通风可以引入室外新鲜空气,稀释室内空气,有效减少空气中病原微生物数量,每天2~3次,每次10~20分钟。
07戴口罩,少聚集,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08未病先防,疫苗接种。09既病防变,有症状,早就医。10在春季呼吸道病*感染治疗过程中,中医提倡因人施治。温馨提示:
“春三月,
此为发陈。
天地俱生,
万物以荣。”
春季气候多变,
冷暖不均,
也是呼吸道疾病多发的季节,
预防春季呼吸道疾病要打好“组合拳”。
END
来源:陕西百姓健康
编辑:市卫健委*委办公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