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李心机从ldquo但见一症便是rd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不错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517764816994709&wfr=spider&for=pc

李心机,山东省名中医,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代表著作《伤寒论疑难解读》《伤寒论通释》《伤寒论图表解》等。

中医学中的直觉思维不是在课堂上能学得到的,而是在临证的过程中磨砺出来的。

《伤寒论》中提到“但见一症便是”,那么我们怎么在临床中捕捉这“一症”呢?

总结千年来的经验,可以看出主要靠的是直觉、顿悟。这就需要知识丰富与经验丰富,需要去刻意学习的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这不是一天的工夫就能练就的。这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智慧,知识是可以学来的,而智慧只能靠体验获得。

再来说说中医学的直觉思维。中医学的直觉思维是怎么回事?我与各位同仁一样,都当过学生,当年老师在台上讲课,讲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又讲到三焦、募原(膜原)、膻中这些术语。老师们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们一遍一遍地听,结果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不明白?因为这些内容原本就是讲不明白的。经典中的许多道理,是用类比的方法来表达的。这些内容是难以用逻辑的、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这属于无类比附,具有难以言传的特点。

这种非逻辑论证的独断以及对根据不同类事物比附,从而将不同类的事物看作“同类”的方法,我们叫作无类比附。尽管在哲学家那里受到非议,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却是常见现象,这不必大惊小怪。在中医学中也是常用方法之一。这种比附之间没有所谓的“为什么”,所以学生问的“为什么”,与老师挖空心思解答的“因为什么”有很大的差距。这就像小时候妈妈为你搔痒一样,总是搔不到你最痒的那个地方。学生心中的那个“为什么”只能用琢磨的方法,慢慢地悟解。几年后、十几年后的今天,大家心里不是都明白了吗?但是一旦你明白之后,你就能给你的学生讲清楚、讲明白吗?这个过程、这种现象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了。千年来,中医学就是以这样的方式传承下来的。

中医学的创生背景,决定了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医学的这种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知识,只有靠反复地体味和琢磨,才有可能从模糊转向清晰,从误解转向理解,从肤浅走向深刻。这种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知识,一旦用确切的语言表达出来,就不可避免地要失去其本意,从而显得干瘪、苍白、毫无神韵。

中医学从理论到临床是整体观的直觉思维,不是还原思维。所谓直觉思维是以以往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从整体上跳跃地、直接而迅速地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这是一种建立在整体观基础上的思维方法。直觉思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突出地表现为“悟”性。

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结合自己对热病的理解,通过“琢磨”,撰写出的《伤寒杂病论》,文字虽似直白,但所蕴含的道理是深刻的。而要理解这些道理,后世人包括今人也只有通过“琢磨”的方法去理解,才能还原张仲景的想法,才能追寻到张仲景的理论思路。

“琢磨”的过程,可以说既包含逻辑的方法,也包含非逻辑的方法,而更多的是体现在非逻辑方面。

关于“琢磨”,关于悟性,关于直觉,我从《*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中得到很多的启发。下面我从*仕沛老先生的一例医案说起。

男幼童,9岁,体胖,3个月前曾患发热、鼻塞、流涕,后来经常鼻塞,张口呼吸,睡眠鼾声呼呼,有时睡眠中呼吸暂停。五官科诊断为“腺样体肥大”。*先生用半夏厚朴汤合泽泻汤——厚朴20克(后下),法半夏24克,茯苓24克,苏叶12克,泽泻60克,白术30克,生姜3片,效果很好。

这个医案提示我们,现代医疗器械延长了中医望诊的范围,既包括宏观上的,也包括微观上的。

这个小朋友的病,*先生可能会怎么想呢——增殖腺堵塞了后鼻道,患儿睡眠中只能张口呼吸,所以清阳不升(缺氧),就被憋醒了——“眩冒”状态。《金匮要略》中有“妇人喉中如有炙脔”,指咽喉中有异物感,后人称它“梅核气”。为什么用泽泻汤呢?泽泻汤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心下有支饮,其人苦眩冒。”什么叫支饮?《金匮要略》给我们做出了解答:“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喉中如有炙脔”“增殖腺肥大”,从“炙脔”与“肥大”中领悟——其形如肿。从“腺样体肥大”引发的鼻道堵塞、鼾声呼呼的症状,我们领悟到“炙脔”与“短气不得卧”,所以用半夏厚朴汤开结、化痰、降气以治“炙脔”之“肿”,用泽泻汤化饮利水,以治“眩冒”与“短气不得卧”之支饮之“肿”。刘渡舟老前辈也曾总结过泽泻汤证的舌体——特别肥大而异于寻常,并且具有质厚而宽的特点。实质上这也是突出支饮的“其形如肿”。本案从“增殖腺肥大”“炙脔”、呼吸困难、鼾声呼呼中,抽取“象”——“其形如肿”。这个过程是直觉,在《伤寒论》中便称作“但见一症便是”。这种诊断方法是中医学特有的,从具体的症状中“观象”,通过知识与经验的融合而产生“直觉”,从直觉中领悟。这个过程体现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意蕴,课堂上学不到,要在实践中慢慢地体悟,学会“类比”与“类推”。

了解了中医学的思维特点也就明白了,中医学的辨证路径不是唯一的。根据医生的知识、经验、阅历,可以有不同的辨证路径,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而对于同样的疾病,也可以有不同的治疗原则。如表证兼里实,在《伤寒论》中是先解表后攻里,而后世则可以表里同治,比如防风通圣散。表证兼里虚,在《伤寒论》中是先温里后解表,而在后世是可以温里解表同治,比如五积散。同样的原则,可用不同的方剂,所以近两千年来保留下来的方剂汗牛充栋,仅《中医方剂大辞典》就收载首。可以看出中医的辨证路径、治疗原则、选方用药丰富多彩,与医生个人的素养、知识、阅历、经验、智慧有密切的关系。而这一切都与医生的直觉与领悟水平相关联。

本文节选自《名医大家讲中医思维》。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名医大家讲中医思维》,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扫码或点阅读原文购书)

内容简介

中医思维方法是中医药学的灵*。

中医的思维方法,是中医药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段的基础,是中医药学的灵*,离开了中医思维的发展与指导,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就难以突破与发展,中医药的治疗效果也难以有质的飞跃。

本书汇集了诸多名医大家的专题讲座,既有哲学领域学养深厚的刘长林研究员、祝世讷教授等,他们从世界观、方法论的角度,剖析中医思维的原理;亦有中医领域的知名学者如王琦教授、禤国维教授、梅国强教授、刘方柏教授、傅延龄教授等,他们从中医源头出发,钩沉索隐经典医籍中蕴含的思维体系。各位专家,或基于临床实践,或基于文献思考,畅谈中医思维专题,内容翔实生动,精彩纷呈,给人无限启发。各位专家,或基于临床实践,或基于文献思考,畅谈中医思维专题,内容翔实,精彩纷呈,给人无限启发。现在以此系列讲座文稿、语音等资料为基础,汇编成册,名之为《名医大家讲中医思维》,以飨杏林同人,希冀有助于促进中医思维研究的繁荣与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

END

中医出版好书从不会埋没版权声明本文来自《名医大家讲中医思维》,主编:陈达灿,杨志敏,高燕翔。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欢迎投稿唠嗑。●*仕沛:经方方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华●新安王氏内科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