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与六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关系。
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
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并有经脉相互络属,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关系。即,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又称脏腑相合。
心与小肠的关系
生理上,小肠分别清浊,其清者可转化为心血。心主血脉,将气血输送与小肠,有利于小肠的受盛和化物。
病理上,心与小肠相互影响传变,如心火炽盛,可循环下移于小肠,引起小肠泌别浊清的功能失常,出现小便短赤、灼热疼痛,甚至尿血等。
小肠有热,也可循经上扰于心,出现心烦、口舌生疮等症。
肺与大肠的关系
生理上,肺主肃降,肺气的下降可以推动大肠的传导,有助于糟粕下行。大肠传导正常,腑气通畅,亦有利于肺气的下降。
病理上,肺失清肃,津液不能下达,大肠失润,,传导失常,可见大便干结难下。
若肺气虚弱,推动无力,大肠传导无力,可见大便困难,称为“气虚便秘”。
若大肠腑气不通,传导不利,则肺气壅塞而不能下降,出现胸闷、咳喘、呼吸困难等。
在治疗中,中医常用通腑泄热以治疗肺热咳喘,亦常用宣降肺气治疗大肠腑气不通。
脾与胃的关系
纳运协调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一纳一运,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以营养全身。
生理上,胃主受纳,饮食物进入胃腑后,由胃进行腐熟,为脾的运化水谷精微提供了物质基础;而脾主运化,即消化、吸收、布散水谷精微,则为胃的又一次受纳创造条件。
病理上,胃主受纳与脾主运化相互影响,胃之受纳失常则脾之运化不利,脾失健运则胃纳失常,出现恶心呕吐、腕腹胀满、不思饮食等,称为“脾胃不和”。
升降相因
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一升一降,相互协调。
生理上,脾气上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下降,则饮食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脾升胃降,气机调畅,方能维持饮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进行。
病理上,脾升胃降相互影响。脾气不升,水谷夹杂而下,出现泄泻,甚至完谷不化;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可见恶心呕吐、呃逆嗳气。
燥湿相济
生理上,脾属阴喜燥而恶湿,胃属阳喜润而恶燥。两脏燥湿相合,相互为用而协调共济,完成饮食的腐熟和运化过程。
病理上,脾阳易损,而导致水湿不运;胃阴易伤,而导致消化异常。
肝与胆的关系
胆附于肝,肝胆经脉互为络属而构成表里。
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胆汁的正常排泄和发挥作用,又依靠肝的疏泻功能。
肝主疏泻,调畅情志,胆主决断,与人之勇怯相关。
病理上,若肝的疏泻功能失常,就会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
若胆汁排泄不畅,则亦会影响肝的疏泻,出现口苦、纳呆、腹胀、胁肋胀痛、甚至*疸。
此外肝胆病变还常引起精神、情志异常。
肾与膀胱的关系
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
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均依赖于肾的气化。肾气充足,则固摄有权,膀胱开合有度,以维持津液的正常代谢。
病理上,肾的功能失常,常会影响到膀胱。如肾气衰弱,固摄无权,则膀胱开合无度,可见尿频、小便清长、遗尿、甚至尿失禁等;若肾阳虚衰,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可见小便不利,甚至癃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