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淋雨之后总会先想到喝一碗温热姜汤驱邪散寒,预防感冒;常常在煮粥、煲汤之时,加入少许百合、莲子、枸杞之品滋补养生?这些司空见惯的生活常识,其实正是中医药膳的生动写照。药膳,作为我国中医药食疗养生文化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博大精深的内涵。近年前的典籍中记载:“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后汉书·列女传》)由此可见,汉代已经有了药膳应用的史实。据史书记载,汉代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用大枣为药物原料的处方就达58首之多。明代大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则在大枣条目下收有十九首方剂,由此可见其药食并用的重要性了。经过历代研究改进,从而发展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门实用营养方面的学科,或称之为“中医营养学”。它不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疗奠定了“药食同源”的保健基础,而且具有人群预防和临床针对疾病的治疗意义。与此同时,它也包涵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博大精深的国粹成分。不仅成为祖国各民族进行养生的手段,而且近代以来这项理论和技艺已传播于世界许多地方,诸如东南亚邻国人群中间,都很喜爱药膳。中华药膳,漂洋过海,先是东渡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国,而后又走向西方欧洲大陆,获得了异国他乡人民的青睐。近代国内各地区,曾2~3年召开一次食疗养生康复等不同类型的会议,年中日两国在京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性盛会,继此年又在京召开了亚洲首届药膳大会,这门学科,已经引起了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