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25日晚,由针灸推拿学院学习部承办的青囊讲坛第期在教室成功举办。本期青囊讲坛的主题为“寻中医路,建中医思维”,主讲人为针灸推拿本科(英语)17级01班房久斐。
中医思维是一个中医必须具备的思考过程见到病,首先考虑证,根据证而用药,而不是根据病而用药,中医治疗的是证候而不是病。用相反的事物去调节现有的状态,使人体趋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是一个中医必须具备和拥有的思想。
首先,房久斐阐释了构建中医思维的必要性和好处。包括帮助理解记忆知识,减轻背诵负担,利于将理论运用到临床实践;可以理解古人的世界观,更加系统的认识中医;更好的理解疾病与药物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等。接着他指出中医学生构建中医思维的障碍: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受高中课程的影响,建立了因果联系、可量化的、分析还原的思维方式。与中医理论的随机辨证抽象化的、宏观整体的思维模式不同。
接下来房久斐分享构建中医思维的方法。一是取类比象法:以核桃和脑,舌苔和草坪的例子,帮助同学们理解。二是学会与周围的事物相结合:通过结合气、暖气,三焦来解释方法原理,给同学们带来很大的启发。
之后他就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同学们分享具体应用中医思维的方法。分为穴位、艾灸、中药、方剂、治疗,煎服六个方面。以丝瓜为例,“丝瓜老者。筋络贯串,房隔联属。故能入脉络脏扇,而去风解*,消肿化痰,祛痛杀虫,及治诸血病也”。其治血病的原理是运用了取象比类法,丝瓜的“丝”与经络类似。又以林黛玉和鲁智深为例,指出治疗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内容丰富,理解简易。最后,他讲解系统构建中医思维的要点。一、形成中西医两种思维模式。二、掌握中医诊疗特点。三、加强经典的学习。四、临床病案分析。
房久斐在讲解中医思维的同时也与同学们分享了在临床上与病人交流的经验:保持安静,给予温暖,有效沟通。同学们在此次讲坛中不仅收获了满满的知识,加深了对中医思维的认识,还得到了临床的经验,获益匪浅。
针灸推拿本科20级03班、针灸推拿本科20级05班和针灸推拿(康复医学)20级01班全体成员参加本次活动。
—END—
新媒体中心
图片来源
徐艺航
文字来源
夏霖垚
图文编辑
卢睿钊
责编
张浩霆
编审
荆偲尔
指导老师|郭立伟
就十分美好
不说话
我们站着年少活力针推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