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电饭煲加热方式主要有IH(电磁)加热和电阻发热盘加热(简称电阻加热)两种。电磁加热也称电磁感应加热,其原理是通过电子线路产生交变磁场、当铁质容器放置上面时,容器表面因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容器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容器底部的载流子高速无规则运动,载流子与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因为是铁制容器自身发热,所以热转化率特别高。电阻发热盘加热是利用电流通过电阻体的热效应,对物料进行加热。热效率相对电磁加热要低。
由于受IH电饭煲做饭更好吃说法影响,笔者最近买了一款IH(电磁)立体加热电饭煲。笔者之前使用的电饭煲是几年前买的,它是电阻发热盘加热方式的电饭煲。在使用IH电饭煲后,感觉有些话,应该说一说。
一、IH(电磁)加热和电阻加热电饭煲做出的米饭口感
坊间流传IH(电磁)加热电饭煲做出的米饭,比电阻加热电饭煲做出的米饭好吃。经过笔者的使用对比,这个说法不成立,至少在我买这款电饭煲面前不成立。下面,笔者将自己两种加热方式电饭煲做饭的几种情形列出来。
1.米水比例按新买的IH电饭煲使用说明
这种情形下,两种电饭煲都没有溢锅现象出现,两种电饭煲做出的米饭硬度基本一样,饭香也没吃出有什么不同。
2.米水比例按IH电饭煲使用说明,但使用米量不同
因两种电饭煲内胆容积不同(IH加热电饭煲是4升,电阻加热电饭煲容积是3升),所以,这个对比使用了不同米量,目的是想让做出的米饭占总容积比例一样。米饭做好的实际情况是,两种电饭锅做出的米饭,大约都占各自内胆的1/2。这种情形下,两种电饭煲做出的米饭,口感也没吃出区别来。
3.米水比例按平时做饭经验
这种情形下,使用的水量,比新买的IH电饭煲使用说明要求的水量,略多一些。按IH电饭煲说明使用的水量,做出的米饭,笔者吃着觉得有点硬,没有按自己平时做饭使用的水量,做出的米饭合口。
这种情形下,两种电饭煲做出的米饭,口感也没吃出区别来。但IH电饭煲出现溢锅,而电阻加热电饭煲没出现溢锅(我把IH电饭煲溢锅拍了照片,发给了商家)。
综合上述三种情形,笔者认为“IH电饭煲做出的米饭,不比电阻加热电饭煲做出的米饭好吃”。因为此结论与流传说法不同,所以,笔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得出“电饭煲做出的米饭是否好吃,不是加热方式决定的”结论。什么IH立体加热,米受热均匀,使得做出的饭更好吃说法绝对不成立。笔者认为,在电饭煲内胆那么小的空间内,水的对流,就能保证米受热均匀;特别是水沸腾后,更能保证米受热均匀,所以是否立体加热,都能保证米受热均匀,所以说“电饭煲做出的米饭是否好吃,不是加热方式决定的”。那什么影响米饭香呢?在米量水量已定情况下,应该是煮饭温度及时间。
什么温度及这个温度下煮多长时间要把控好,这需要实践来总结,统计出一个数学模型,按此模型编制出对应的程序来控制电饭煲加热。简单的用IH(电磁)加热,不会使米饭更好吃。
笔者觉得,IH(电磁)电饭煲做饭更好吃说法或许在高端IH(电磁)电饭煲上成立。因为高端IH电饭煲,对加热数学模型,可能经过长时间的测试而进行了多次修正,所以其加热数学模型,能做到最佳,使得米饭更香。佐证是,笔者曾在某公司,为外国一家公司开发一款农业大棚开/关天窗控制器,人家拿到产品后,在其国内测试了5年才投放市场,期间多次反馈问题而修正开/关天窗数学模型,最终使得开窗/关窗更为合理,确保控制大棚温度更适宜作物生长。而国内,不论什么产品,一开发出来,立马投放市场,才不管是不是最合理最科学,只要卖出去就行。
二、IH(电磁)加热电饭煲和电阻加热电饭煲综合对比
三、电饭煲选购建议
1.注意品牌;
2.小电饭煲买电阻加热电饭煲,大电饭煲考虑买IH电饭煲;
3.对噪音敏感的,买电阻加热电饭煲,不买IH加热电饭煲;
4.尽可能不买铝材质内胆、顶盖的电饭煲;
5.尽可能买顶盖可拆卸电饭煲。
如果两款电饭锅,一款顶盖是不可拆卸的不锈钢,另一款是可拆卸铝合金,那选谁呢?那就根据自己的喜欢选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