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txbyjgh.com/m/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中药为主的浙江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设有滨文校区和富春校区两个校区,滨文校区地址在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号;富春校区在杭州市富阳区百川街号。
浙江中医药大学始创于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
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
年、年,学校两度并入浙江医科大学。
年9月,恢复浙江中医学院
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
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
年9月,富春校区(滨江学院迁建工程)投入使用,开启两校区办学模式。
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年9月,成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学校下设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举办1所独立学院(滨江学院)。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技术、基础医学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开设中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药学、药学等医类及相关本科专业32个,其中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等4个专业为国家一流建设专业,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硕博士研究生余人、学历留学生余人。
年浙江中医药大学全国录取分数线(不含浙江省)
年,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省计划招生14个专业(类),计划招生数量18人,实际投档数量18人。
投档分数线
投档最低分数最高的专业(类)为中医学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分,对应最低位次为名;投档最低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是助产学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分,对应最低位次为名。
选考科目要求
在浙江中医药大学计划招生的14个专业(类)中:
不限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是公共事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2个专业;
限选物理的专业(类)是医学信息工程专业;
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或生物的专业是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
选考科目要求为化学或生物的专业是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药学、助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共6个招生专业;
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或化学或生物的专业是预防医学、生物科学、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共3个招生专业;
选考科目要求为化学或生物或历史的专业是护理学专业。
专业(类)包括的专业及招生要求
年浙江中医药大学在山东省计划招生的14个专业(类)中,全部均为按照专业招生,无大类招生的专业(类)。
护理学专业,建议报考的考生身高不低于cm。
招生特殊要求见下文的招生简章摘要。
浙江中医药大学年招生简章摘要
对考生身体健康要求,学校根据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学校可以不予录取”、“学校有关专业可不予录取”的,我校原则上按不录取执行。
实行院校平行志愿和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按当批(段)次招生计划数的1:1执行;实行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控制在当批次招生计划数的1.1倍以内。
按院校平行志愿、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方案进档的考生,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结合考生高考体检结果,依次择优录取,专业志愿间无级差分;按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方案进档考生,结合考生高考体检结果,按照所投档专业进行录取,同分考生按照考生位次先后进行录取,考生位次根据考生所在省份排序规定执行。
鉴于专业工作的特殊性,建议报考口腔医学专业的考生为惯用右手考生,建议报考护理学专业的考生身高在CM(含)以上。
学费及住宿费:
各专业预交学费与年度招生专业计划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招生计划。
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按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计收。新生入学时按学年制学费标准预交学费,按年度结算。
关于转专业
转专业可申请的类型包括优秀学生转专业、特长生转专业、专业不适应生转专业、高分专业转入低分专业。
优秀学生转专业可申请的时间延长至第四学期,各学院都会提供10%的名额用于优秀学生转专业。
具体情况需要新生查询当年学校规定。
浙江中医药大学届毕业生就业数据
毕业生基本情况
浙江中医药大学届毕业生人,男生占比30.09%,女生占比69.91%;本科毕业生分布在10个学院22个专业,分为医护类、医学技术类、药学类、理工类和文管类五大学科专业类型,医护类毕业生占比41.54%,理工类占20.15%;毕业生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浙江省本省生源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79.07%;省外生源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20.93%。
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去向
截至年12月15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6.04%。
毕业生去向以去单位就业为主,共有人,占比72.13%;升学(含出国境)人,占比23.24%。
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
本科毕业生各专业就业率
就业地区流向
届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以浙江省内为主,占比84.47%;省外就业人数占比例为15.53%,地区覆盖北上广苏、福建、安徽、陕西、贵州等22个省(自治区),就业地区主要为上海(63人,4.47%)和江苏(34人,2.41%)。
就业单位流向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以“各类企业”和“事业单位”为主,其中又分别以“民营企业”和“医疗卫生单位”为主要构成,分别占到单位就业总数的40.64%和48.87%,两者总和接近90%。
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
国(境)内外深造情况
届本科毕业生赴国(境)内外升学的总人数为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23.24%。其中,国(境)内升学人数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比例为22.78%;国(境)外升学人数为9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比例为0.46%。
升学率最高的专业为中医学,高达82.50%,其次为临床医学和药物制剂,分别达到了54.90%和4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