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节气养生雨水,草木萌动鸿雁来 [复制链接]

1#

#百色中医健康养生#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东风解冻,散而为雨,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但要注意的是“雨水”时节,寒冷的冬末开始向温暖的早春过渡,气温虽然回升,但余寒仍会不时而至;冷暖不均的气候,容易使人心神不宁,情绪波动,影响身心健康,所以,雨水节气养生要注意哪些呢?

雨水

乍暖还寒,谨记春捂

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人们逐渐去棉穿单。此时气温变化大,虽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若不注意保暖,容易外感寒邪而生病。雨水时节最要养阳防寒,切勿急于脱去冬衣,要注意适时添减衣物。我们说“春捂”,主要是指雨水节气这段时间。“春捂”的重点在于颈部、背部和足部。女孩子在雨水节气里切勿急于穿露背装、露脐装、七分裤,甚至短裙,以免着凉生病。

养脾化湿

雨水节气,湿气渐重。从中医来分析,湿性粘滞,易伤脾胃。生活在湿气重的环境里,人的脾胃更容易变弱。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胃。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胃。

一、当饮食有节,忌食寒凉食物,以免伤损脾阳;

二、可适当多吃些甘味的食物,因为甘可养脾;

三、可多吃些土里长的食物,比如红薯、土豆、山药、萝卜等等,多得土气,能健脾胃;

四、可适当喝粥,因为粥是最易消化的食物。特别是五谷杂粮做成粥,既可滋补脾胃,又是可口的美食。

疏肝理气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所以养脾不可忽略养肝。

春季肝旺,肝旺乘脾,容易导致脾弱。况且思又伤脾。脾弱则运化升清功能亦减弱,易见腹胀、腹痛、纳差等不适。肝主疏泄,喜顺畅而恶抑郁。所以说,疏肝亦能养脾。保持心平气和,使肝气不横逆,则脾胃自得安宁。

居家养生

饮食

赤小豆煲排骨

功效:祛湿利水

做法:赤小豆g、排骨g、食盐、清水。将赤小豆和排骨分别洗净,放入锅中,注入清水,大火滚约40分钟,改文火煲约1小时,放入食盐即可食用。

扁豆鸡脚薏米汤

功效:祛湿健脾

做法:鸡脚克、排骨克、扁豆15克、薏米15克、姜片适量。先将鸡脚去衣清洗干净,剪掉指甲,与排骨一齐飞水,然后把扁豆和薏米洗净,所有材料加姜片一起放入锅内煲60分钟。

养生祛湿茶

药物组成:陈皮、荷叶、扁豆花等中药材。

作用功效:行气健脾、利水祛湿。能行气健运三焦气机,甘淡利水、和中祛湿。

适应人群:湿困脾胃、头身困重、身体四肢酸楚沉重、食欲不振、肌肤不仁、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等人群。

饮用方法:开水泡服1天1包(1包泡~0ml开水)。

艾灸

足三里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丰隆

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有沉降胃浊的作用。

太冲

在足背侧,当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有疏肝解郁的作用。

注意事项:点燃艾条,距穴位2~3cm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每次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

治未病科

医院治未病科是集门诊、健康评估和健康干预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预防保健科室。现设有健康信息采集室、体质辨识室、健康评估室、健康指导室、健康宣教区、未病干预室等。

理念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服务对象

针对体质偏颇人群、亚健康、易患疾病人群、慢性病患者及病后康复人群等。

服务对象

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状态评估(包括中医经络、四诊仪、红外热成像等检测)、中医健康管理(包括起居、情志、饮食等方面);开展中医体质调理;药膳食疗饮食指导;传统中医技术治疗,包括针刺、艾灸、拔罐、穴位埋线、督脉灸、产后康复推拿、乳腺推拿调治、颈腰腿不适推拿、面部美容调治等特色治疗干预养生方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